幼年的嘭嘭声 750字.docxVIP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年的嘭嘭声 750字 幼年的嘭嘭声lowbar;750字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难得出来逛街,走在喧闹的步行街上,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爆米花的摊子,整条街都弥漫着甜润的香气。  现在的爆米花,大部分已是用电来做。速度很快。但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怀念的是最传统的制作方法。那里面有一种民间气息,或像他人口中的“烟火气”。  还是刚记事时,每次回旧家,都要经过一条小巷,巷口总有一位老人支起煤气灶似的炉子。后来爷爷告诉我那还不是煤气灶,是要生火的。于是我便见那老人在炉底塞一些柴火生火,又加入少许煤炭,然后拉动风箱。一会儿,不知从哪里变出一碗玉米粒,他先是轻轻吹去上面的灰尘,然后尽数倒入铁质的炉子里,向炉内撒一些糖或奶油之类的。盖紧盖子,一手拉动风箱,一手摇动炉子,还要不停的看看手表。用不了五分钟,“嘭”的一声,一锅爆米花就好了。  其实我是不喜欢吃爆米花的,总觉得不卫生。但那甜到有些发腻的气味,却着实叫我迷恋。所以那时,经过那条小巷就成了我最快乐的事。  同样原理的还有崩大豆。一样的“大肚子”炉子,放一把大豆,摇几下炉子,“嘭”的一声巨响,豆子就从炉内滚了出来,豆子特有的香,仿佛经这么一崩,全爆发了出来。每次路过,爷爷总是叫我捂住耳朵,快走两步。但我却极喜欢那“嘭”的一声,在四、五岁的我的眼里,那是多么神奇的一响啊!所以每次我只是轻轻把手放在耳朵上,眼睛不停向声音发源处探寻,希望瞧出什么端倪来。现在想来,就觉得吃也只有在中国可以发扬的如此光大。比如爆米花,比如崩大豆。利用简单的物理原理,就做出了美食。  忽然就有一种冲动——回旧家看看,回那条小巷看看。可当我真到了那确切的地址时呢?旧楼早已拆掉,小巷也拓宽成了马路,还寻什么爆米花的老人?也许那条巷子只是我幼年的美好,只属于幼年的回忆。  社会在不断进步,但存在于人心底的那一份真却不曾改变。我愿意保留童真的心,保留幼年的“嘭嘭”声。?????高一:何叶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