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兽医病理学 疾病概论
兽医病理学lpar;疾病概论rpar;
第一节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指动物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与来自内外环境中的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损伤和抗损伤的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动物机体表现出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使机体内外环境及体内各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发生紊乱,机体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同时动物生产能力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疾病概念可通过动物患感冒的例子来说明。感冒是动物在长途运输或寒冷刺激时,上呼吸道黏膜防御机能降低,病原微生物(感冒病毒)乘虚而入,造成上呼吸道黏膜损伤而引起的。在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下,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动物表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症状,这些都是致病因素造成的损伤;同时机体出现流鼻液、咳嗽、发热和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等改变,这些变化可排出、杀灭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属于机体与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相互斗争所产生的抗损伤反应。如果抗损伤大于损伤,可消灭侵入上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受损伤的细胞通过增生得到修复,动物则从疾病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若损伤大于抗损伤,病原微生物未被消灭,炎症进一步蔓延,则可引起肺炎,疾病会进一步恶化。
因此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造成的损伤,增强机体的抗损伤能力,促使机体向健康方向转化。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称致病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外界致病因素(外因)和内部致病因素(内因)两方面。对于多数疾病除了内因与外因以外,还有促使疾病发生的条件,即所谓的诱因。
一、外界致病因素
(一)生物性致病因素
生物性因素是动物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霉形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菌等)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生物性致病因素较复杂,但它们的致病作用仍具有共同的特点:
1.有一定的潜伏期病原微生物从侵入机体开始到出现症状都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同,这与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繁殖、蔓延、产生毒素的速度和机体的抵抗力等有关。但同一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潜伏期是相对恒定的。如猪瘟的潜伏期一般为2—4d,但有的可长达12—21d;猪丹毒一般是3~5d;鸡新城疫为5—6d。
2.对机体的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病原微生物对易感动物的种属有一定的选择性。如只有猪对猪瘟病毒易感,而其它动物不易感。对侵入门户和作用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如破伤风杆菌一定要通过皮肤或黏膜的深部创伤才会引起感染;沙门氏杆菌只有侵入肠道才有致病作用。
3.有一定的持续性和传染性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能不断繁殖、增强毒性,持续发挥致病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有些病原微生物可随排泄物、分泌物、渗出物等排出体外,从而造成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4.动物机体的抵抗力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是否引起疾病,与侵入宿主的病原体数量、毒力以及动物本身的抵抗力关系极大。当机体抵抗力强时,虽然体内带有致病微生物,但也不一定发病;相反,若机体抵抗力减弱,即使平时没有致病作用或毒力不强的微生物也可引起机体发病。
5.致病有一定的特异性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有特异的免疫反应和特异性的病理变化。如猪瘟时,脾脏出现出血性梗死,肠道出现纽扣状溃疡,这些都是特异性的病理变化。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
(二)化学性致病因素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多种多样,如农药、化工产品、工业三废等都可进入环境,这些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即使是对动物体必需的盐和水,如用量过大也会引起食盐中毒和水中毒。因此化学性致病因素实际上就是化学毒物,由化学毒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中毒。根据性质化学毒物可分为以下几种。
1.无机毒物酸、碱、重金属盐(铝、汞、氟、铜、砷)等,作用于机体时能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发生变化,引起组织变性、坏死,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2.有机毒物醇、乙醚、氯仿、氰化物、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敌敌畏、乐果、1605)、植物毒素(如生物碱、配糖体等)、动物毒液(如蛇毒、斑蝥毒、蜂毒)等有机毒物都可对机体产生损害。药物使用不当也可引起中毒。如雏鸡呋喃西林中毒、痢特灵中毒、抗生素中毒等。
3.工业三废工业废气废水废渣中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化学物常引起环境污染,进而造成动物中毒。
化学性致病因素的致病作用有以下共同特点:①某些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例如,四氯化碳主要引起肝细胞损伤;一氧化碳能牢固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功能。②化学性因素的致病作用除与毒物本身的性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