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李商隐》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pdfVIP

《贾生李商隐》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贾生》李商隐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题型: 【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中因求贤征询贾谊的政治见解,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 可惜文帝半夜移动坐席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作者】 李商隐(约 813 年-约 858 年),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 沁阳市),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 李杜”。开成二年( 837 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 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 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约 858 年),病逝于郑州。 【背景】 贾生,即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被文帝 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 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博。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博。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 深自歉疚,直至忧伤而死。 【主题思想】 作者借古讽今,诗中的贾生,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 实际是感叹自己的生不逢时,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赏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 丝毫不露贬意。 首句特标“求” “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 之谦。 “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 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 “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 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 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 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 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 ,把汉文帝当时那 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 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过人之处。通过这个生动的 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 而转,也就在这高潮中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 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 情色彩强烈的“可悲” “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 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 ,比剑拔 弩张的“可悲” “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 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 “可怜”与“虚”连用,增强语气,虽只 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汉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 谓举重而若轻。诗人引而不发,并未点出其原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 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 【习题及解析】 一、理解性默写: 1、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 2、笔锋一转,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 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 二、选择题: 1、对《贾生》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B、此诗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在于指 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C、“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 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对文帝求贤的歌颂。 D、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 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 ,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 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

文档评论(0)

842039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