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中二年沙州遣使中原路线献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大中二年沙州遣使中原路线献疑 唐大中二年沙州遣使中原路线献疑 2021年3月 第20卷 第1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China’sBorderlandHistoryandGeographyStudiesMar12021Vol120No11 唐大中二年沙州遣使中原路线献疑 李 军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张议潮在沙州起事,随即遣使入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文献P.2748号文书做了进一步考订,认为虽然文中提及灵州等地理名词,使者入朝无关,且没有证据显示文中“定远”即为“定远军”,者由天德军经定远军,关键词 敦煌文献P.2748号文书 作者李军,历史学博士,229号,邮编710069。 、陇右等镇精锐参与平叛,吐蕃趁河陇防御空虚之机,“日蹙边城,。数年之后,凤翔之西,邠州之北,尽蕃戎之境,湮没者数十 ①贞元八年(792)西州陷蕃,②州”。河陇全境为吐蕃占领。随着吐蕃王国的崩溃,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张议潮自河西西部的沙州起事,先后收复河陇大片陷蕃失地。据敦煌文献《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的记载,张议潮在大中二年收复沙、瓜二州后,“遂差押衙高进 ③由于道路阻隔,直至大中五年(851),沙州使团才达等,驰表函入长安城,已(以)献天子”。 在天德军防御使李丕的协助之下,顺利抵达长安。由于此前河西地区的甘、肃、凉等州仍在吐 ④对于蕃的控制之下,所以,藤枝晃先生指出沙州使者当取道回鹘路,经天德军并最终入京。 沙州使团由天德军入长安的具体路线,由于史书阙载,故学术界长期以来难以确定。赵贞先生主要利用敦煌文献P.2748号文书的相关记载,认为沙州使团系由天德军南下,经定远军抵达 ⑤赵先生的结论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笔者对P.2748号文书灵州,并最终到达长安。 进行研读之后,却发现赵先生的结论可能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有助于对沙州使团入朝路线 ①《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 ②参见陈国灿:《八、九世纪间唐朝西州统治权的转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8辑,1986年;陈国灿:《敦煌学史事新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86—496页。 ③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由S.6161、S.3329、S.6973、S.11564、P.2762等五个卷号拼接而成。关于文书定名等相关情况,可参见荣新江:《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216页。又收入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99—410页。 (一),《东方学报》④参见[日]藤枝晃:《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始末》第12本第3分,1942年,第87—88 ⑤赵贞:《敦煌文书所见晚唐五代宋初的灵州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辑;《大中二年(848)沙州遣使中原路线蠡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3期。 唐大中二年沙州遣使中原路线献疑 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故不揣浅薄,草成此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当之处,敬请学者批评指正。 P.2748号文书背面唐悟真撰《唐和尚百岁书》的序言与诗之间,粘连文书一件。王重民先生在对P.2748号文书进行解题时,已经指出此件文书甚为重要,①但由于受文体限制,未及深论。而藤枝晃、唐耕耦、齐陈骏、郑炳林、赵贞、冯培红等先生在论述相关问题时,都曾利用过这件文书,并进行了录文,②充分体现了此件文书的重要价值。由于各家录文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为更好地利用其内容,故校录如下: [1]“彩”,齐陈骏、寒沁作“练”。 [2]“蒙”,藤枝晃、唐耕耦、冯培红作“象”。 [3]“承”,齐陈骏、寒沁作“亟”;郑炳林作“丞”。 [4]“欢”,藤枝晃、唐耕耦作“观”。 [5]“发”,藤枝晃作“丛”;唐耕耦作“业”。 [6]“□”,齐陈骏、寒沁、郑炳林作“挟”。 [7]“淹”,冯培红作“掩”。 [8]“猎”,藤枝晃、唐耕耦、作“腊”;齐陈骏、寒沁作“赖”;赵贞、冯培红作“□”。 (商①王重民先生在为P.2748号文书解题时,指出:“又有大中四年文件一通,甚重要,惜下截残去。” 务印书馆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2页) (一),《②录文参见[日]藤枝晃:《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始末》东方学报》第12本第3分,1942年,第96 页;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