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
植树的牧羊人
学案
课题:诫子书
设计人:
时
间: 11月 8日
使用人:
使用时间:
审核人:
课前预习导学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
2.摘取关键词,评价牧羊人形象。(重点)
3.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难点
4.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因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一、走近作者
让 ?乔诺,法国著名小说家。
1895年生于法国南部马诺斯克小镇。家境贫寒。
16岁辍学到当地一家小银行
谋生。 20-24岁时应征入伍,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作品有《人世之歌》、
《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长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被改编
为电影。
二、背景链接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
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
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在
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
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
(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
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课堂流程
独学 预设时间 3 分钟)
一、字音字形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检测(小组长检查
xūn(
)衣草
tān(
)塌
废 xū(
酬.劳 (
)浇 guàn(
琢.磨 (
)
lia(
)缝
流(
)
) tǎng
干涸. (
)
缝隙. (
)
)
)
沉默寡.言(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篷
(1)
(3)
蓬
缝
(2)
戳
戮
懒
獭
( 4)
饶
挠
娆
濑
籁
侥
簌
绕
二、词语理解
3.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建筑物或堆积物的东西倒下来。
(
)
(2)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比喻人性格内向
(3)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4)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流淌:液体流动。
(
)
(
)
(
)
(
)
A.
B.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C.
溜达:散步,闲走
乍看:刚刚开始看
D.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互学
三、课文感知( 20 分钟)
?目标导学一:概括文章内容
1.文章写“我”三次拜访牧羊人,各自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2.阅读相关语段,完成下面表格。
层次内容
牧羊人的活动
环境的变化
一
访牧羊
人
( 1913年)
二访牧羊人
(时隔 6年)
三
访牧羊
人
( 1945 年6月)
3.文中的牧羊人都种了哪些树?他又是怎样种植橡树的?
目标导学二:评价人物形象
?
文中的牧羊人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从文中找
出相关语句,并进行概括。
‖学法指导‖
概括人物形象,可以去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
作、神态的语句,也可以去找作者的评价。本文
有多处评价牧羊人的语句,把它找出来即可。
作者评价牧羊人的句子有:
?目标导学三: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提示‖
1.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含义?
把握文章的主旨,可以入手的
角度有 :( 1)文章的 标题;
( 2)文章结尾;( 3 )梳理理
清文章的思路;(
4 )关注文
中的抒情、议论性语句。
2.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品味语言
1.下面是文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请进行赏析。
( 1)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
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赏析:
( 2)那是 6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
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从
赏析:
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
( 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埋上泥土。
(句
子中的加点词可不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
赏析:
( 2)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颗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
为什么想不到的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下面句子中加点
的数词,有什么作用?)
赏析
: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当我想到,眼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