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
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
1 血样的采集与处理 11 采血技术 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空腹;采血前不应拍打采血部位,必须顺利“一针见血”,避免混入组织液或发生溶血;压脉带不应扎的太紧,压迫时间不应过长;采血速度要适当,建议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采血后要立即与抗凝剂混合,但不要用力震荡。采血顺序对试验结果也有影响,朱忠勇报道[1]:PT血样采集顺序第二管、第三管与第一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TT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12 标本运输、保存与处理 标本应随采随检,如需运输标本应在室温下运送,低温会破坏血小板活化因子导致PT、APTT结果降低。血浆标本原则上应立即检测,血液一旦离体即开始变化,随离体时间的延长凝血因子逐渐消耗,从而检测出的结果也不同。分离血浆置室温2 h所测结果与立即测定PT、APTT结果有明显差异(P 13 抗凝剂的选择 抗凝剂的选择对血凝检测结果起着重要作用,根据ICSH及ICTH推荐的0019 mol/L枸橼酸钠是凝血因子检测的首选抗凝剂。因枸橼酸钠对Ⅴ、Ⅷ因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受肝素影响,还适用于接受肝素治疗患者的监测。而草酸盐能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影响血凝仪的光电终点。肝素可与ATⅢ作用抑制凝血因子的反应。EDTA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且对V因子保护性差。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应按9∶ 1比例混合,9份血液指9份红细胞压积正常血液中血浆的量,抗凝剂只对血浆起作用,如抗凝剂加入不准确会影响血凝结果。另外,由于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影响血浆量的变化而引起抗凝剂在血浆中绝对含量改变,也会影响试验结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当HCT超出或低于正常范围时,应用计算公式随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以保证抗凝剂在血浆中的绝对值含量不变[5]。 2 试剂 21 试剂的选择 试剂的质量是确保结果可靠性的先决条件,试剂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所用检测仪器的类型,另一方面要根据试验检测目的选择对其敏感的试剂。为了试验结果便于比较和估计抗凝剂疗效或指导用药,最好选择INR报告方式。因此,选择试剂应标有ISI值,理论上ISI值越接近10越好,ISI值的高低决定INR的精度,也决定试剂的质量[6]。 22 试剂的使用及保存 221 试剂在使用时应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试剂复溶剂一般为蒸馏水、注射用水或pH 60~70去离子水。复溶剂pH值增高会使凝血时间延长;若水质浑浊污染或钙离子存在,或含有保护剂抗生素抗体或其他添加剂的水,不能用于试剂的复溶剂。复溶后的试剂不能反复冻融,不用时应加盖并保存在2~8℃,所有试剂均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222 试剂使用时要注意污染的问题,避免试剂瓶盖盖错,造成交叉污染。 3 操作因素 试验操作技术对检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很微小的变化也会造成试验结果的明显变化。 31 首先要检查仪器电源、光源是否稳定,预热时间或温度设置是否正确。 32 检查所有试剂、缓冲液、标本是否合格,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33 每次检测之前,应先检测参比血浆或质控血浆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34 加试剂时要防止气泡产生,无论是透射光还是散射光测定,防止气泡产生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有气泡时凝血时间会假性延长。 4 药物与疾病因素 某些药物本身就影响凝血机制,如水合氯醛、阿司匹林、保泰松、氯贝丁酯、吲哚美辛等可使口服抗凝药物在血液中浓度明显增高。大剂量使用青霉素(血浆浓度达5000u/ml)可使PT、APTT明显延长,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延长[7]。头胞哌酮分子中甲硫甲唑环的侧链与前凝血酶原相仿,干扰凝血检测结果。羧酶可错误地与抗生素结合而导致凝血酶原的形成减少导致低凝血酶血症[8]。肝素、华法林、双香豆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可抑制凝血酶,影响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阻止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使血浆中抗凝物质含量增多,影响凝血试验使凝固时间延长。 除药物对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之外,很多疾病也对凝血结果有影响。如DIC时,由于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以及产生的FDP拮抗凝血酶,可使PT延长。但在DIC早期,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PT缩短。因此,分析血凝结果一定要结合患者病情进展程度。各种疾病导致溶血、黄疸脂血,会缩短APTT。高血压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显著增强,继而引起一系列敏感指标的改变。另外,季节变化以及饮食因素等都对凝血实验有影响,如茶叶中的茶多酚,桔汁中的枸橼酸盐,海带中的藻酸双酯钠等都有抗凝作用。 由此可见,血凝试验的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检验工作中,尽可能避免不利因素的干扰和错误的解释,真正为临床提供诊断疾病的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肖秀林,陈红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防工程质量监理质量评估报告.docx VIP
- JTT 1516-2024 公路工程脚手架与支架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ocx VIP
- 咨询服务流程与方法.docx VIP
- 乳制品的生产企业应急预案终稿.pdf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易错精选50题(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专题提优训练(北师大版).docx VIP
- 2023-2024年暨南大学352口腔综合考研真题.pdf VIP
-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2024年).doc VIP
- 药品常用知识(共18张PPT).pptx VIP
- 医疗质量管理课件.pptx VIP
- 管理学原理配套教材电子课件(完整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