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越号 毕业典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世越号 毕业典礼》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08级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下午好!  在即将离别的时候,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谈心、聊天。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新闻与传播学院所有2012届毕业生向各位领导和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前几天,我们几个即将毕业的同学聚在一起聊天,谈起了刚入校时流行的一句话,叫“好女不嫁新闻男,好男不娶新闻女”。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因这句话感到无比失落,虽然对于未来有无限的想象,却被这句话吓怕了,不知道能在这里学到什么,收获到什么。幸好有各位老师四年的谆谆教诲,现在我们终于想通了: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给我们的是尊重事实和客观规律的思维方式、表达自我的媒介操作技能和对现存体制的监视与质疑。这些都是既高端又洋气的玩意儿,她们不嫁有的是人嫁,他们不娶有的是人娶。  十年了,我们新闻与传播学院无数学子,布满了报刊书籍,映满了电视荧屏,回响在电波声波。我们2008级是幸运的,四年前,我们迎着奥运圣火而来;我们2012届是幸运的,现如今,我们踏着母校新百年伊始的节拍而去。此时此刻,我们这个拥有五个孩子的大家庭,希望一起能为母院的十年院庆和母校的百年华诞一起唱首生日快乐歌。  我们是2008级编辑出版学,从一九八六年走来,她依然散发着新鲜的油墨香味,依旧闪耀着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的光芒,如今又显现出“中原学派”的茁壮。当一叠叠白纸被轰隆隆地印上反复校对过的文字,当自己的姓名出现在模拟书的封面,那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期望。  我们是2008级播音与主持专业,当一切还没有从深夜中苏醒,当其他学生还沉睡在梦乡中,一段段“八百标兵奔北坡”“拿着竿子去打枣”的声音就从大礼堂西侧传来,伴随着悦耳的鸟鸣,充满磁性,字正腔圆,孕育着传播中国的梦想,永远如花“绽放”。  我们是20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即使电视像大象一样娱乐至死地占据了整个客厅,但我们知道,做电视是在做人性,我们的摄像机总是对准焦点人物,总是朝向最真实的现场。当零碎的脚本变成了完整的影片,当聚光灯在头顶打亮,一个个关键帧打出的是社会的光芒,一个个镜头拼接的是时代的交响。  我们是2008级广告学,一群最懂得传播的孩子,把创意的种子撒向美的土壤,在空白的画纸上引领一场场头脑风暴。每天绞尽脑汁,玩弄着创意和梦想,生产思想,改造自己,影响他人,在广而告之的探途中,历久弥新。  我们是2008级新闻学,四年,我们体会到了徐宝璜《新闻学大纲》的振聋发聩、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的铁肩辣手和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的打破天荒。四年,我们记住了,于右任的任是责任的任,黄远生的远是远大的远,邓拓的拓是开拓的拓,王韬的韬是韬略的韬。虽然身处这个古老的城市,我们一代代新闻人依然用心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感谢新闻与传播学院,感谢各位老师,教会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依然努力地保持着传媒人应有的那份淡定和从容。  此时此刻,6月7号下午,在各个中学的教室里,正有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在写着一张生命中无比重要的数学试卷。整整四年前的今天,我们也是那样,带着一身青涩,坐在相似的考场里,参加那场名为高考的舞会,带着脚镣的集体舞蹈。后来,我们拎着行李来到这里。几天后,我们将重新拎起行囊,像这四年里的每一天一样,沿着再熟悉不过的路走出顺河公寓的大门。不过,当我们的脚步跨出门槛的一刹那,就变了身份和角色。其实,河南大学就是我们的青春,也是最美好的行囊。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年,入校时推着如老爷车般的三轮帮我们拉行李的憨厚师兄,还有后来羞涩地跟在身后找寻宿舍的可爱师妹;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年,大礼堂前那条铺满银杏叶的博雅路、水波潋滟的铁塔湖,还有西门那偶尔泛滥一下的污水;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年,在综合楼自习室抢占座位的情景,还有在电脑前选不上课时的抓狂;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年,求职的艰辛、备战考研的煎熬以及为了四、六级的折磨;我们当然也不会忘记,那些年,东京大市场的夜市,以及在深夜依然可以随时满足舌尖快感的西门烧饼夹鸡腿。  我们即将从“河大学生”转变为“河大校友”,我们会用心体会这种改变的分量。从现在开始,或许从四年前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与河大的这种血缘关系。所以我们常说“生是河大的人,死是河大的死人”。如今,我们身后还有很多优秀的学弟和学妹,这样的称呼不是一句简单的客套或礼貌,而是一种希冀和传承:希望你们能接过大旗,秉承新传人的传统,一如既往地去续写新传的历史和辉煌。  回忆不是留恋,而是为了更好地向前。以前,我们总是感慨这是一个像流沙一样的世界,毕业了,是时候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沙粒了,观察它们的湿度、密度,探究结构和流向,我们将要从自我的世界里走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

文档评论(0)

HappyPan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