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告白》读后感3000字-读书笔记.docxVIP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3000字-读书笔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3000字 PAGE 1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3000字 哪怕知道有读者在读完《假面的告白》之后再也不会读我的小说,我还是决心着手创作了。如果有读者说它“很美”,那么,他一定是最理解我的人。——三岛由纪夫 提起三岛由纪夫,人们想起最多的是50年前那场由他自己精心谋划的自杀。 他拥有上天赐予的非凡才华,45年的人生中曾四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20世纪最为外国所知的日本作家之一,是怪异天才,也是写作圈里的健身狂魔、跨界达人。 存于三岛身上的这些多重可能似乎也是他被频频谈起的契机,而阅读他的作品则是走近他、了解他最有效的途径。 他的文字总会让人觉得惊艳,人飘忽不定、捉摸不透的情绪竟能被他用实实在在的词汇描摹得那样准确。尽管经历不同,性格迥异,却会给每个阅读他文字的读者一种“这就是我”的感受。 读者之所以能与他的文字产生深刻共鸣,是因为他的坦诚。 01、三岛是坦诚的,特别是在《假面的告白》中,他像是对自己过往的人生进行一场总决算一般,“以波德莱尔‘我是死囚,又是屠夫’般的双重决心,解剖自我”。 1949年7月,三岛在给精神医师式场隆三郎的信中写道: 《假面的告白》中所写的,除去原型的修改、将两个人融合成一个人之外,其他都出自我自己的体验,是对事实忠实的详细叙述。 《假面的告白》 无论是戴着假面的真挚告白,还是告白出的一个假面,都是三岛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纵观这部“告白”,我们可以发现他一直都在练习如何表演成一个“正常”人。 我不得不违心地表演。别人眼中认为我在表演的,实际上是我想归回的真正的我;而别人以为自然状态的我,才是我表演出来的 自小被祖母“占有”,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的童年是“阴郁”的。 活在祖母的控制欲下,他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祖母禁止他同周围的男孩子玩耍,并特意为他挑选玩伴。他更喜欢独处,从书中开拓自己的“世界”,为童话故事着迷,肆意沉溺在读书、幻想之中。 去堂妹家玩耍,周围人便会像对其他男孩子那样要求他。他戴上“假面”,装出一副男孩子“该有的模样”,与她们玩起自己一点都不感兴趣的“打仗游戏”。 中学时代,当荷尔蒙过剩的男孩子在一起议论“巴士女售票员”的时候,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正常”,他又试图操控与自身不符的意识,却说出一番令同龄人错愕的话。 “生而有之的不安定”驱使着他,带着一种“紧迫感”。面对喜欢的人,他心里想的全是“应该怎样做”,暗自发誓要既不带着爱也不带有欲望地效忠自己内心的“导演”。只是最后,他再一次逃离,却又在自己二十三岁生日那天,下定决心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他人一样——去冒险。 无力、焦躁、抑郁、无解、恶性循环……这些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绪也困扰着他,令他挣扎。此时,写作对他来说便成为活下去的手段。 1948年9月,三岛辞去大藏省职务,开启了自己的职业作家生涯。那年他23岁。现在看来,他所清算、描绘的,恰好是自己的一半人生。 02、《假面的告白》一出版就震惊日本文坛,评论家花田清辉称“《假面的告白》开启了日本文学领域里迟到半个世纪的‘二十世纪’”,福田恒存更是期待三岛由纪夫可以“以《假面的告白》为起点出发,自由自在地运用这个假面”。 三岛没有辜负评论界的期待,他靠的不仅仅是惊人的天赋,更是自小培养出的自省与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这一点从他与川端康成的往来书信中便可窥见。 1925年出生的三岛由纪夫与1899年出生的川端康成相差26岁,二人通信始于1945年。这年,三岛20岁,川端46岁。即将迈入20代人生的三岛已从高等学校升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 日本战败半年后,21岁的三岛在信中向川端吐露了对自己当下状态的忧虑: 一旦开始创作,便会觉得一股强烈的不安,仿佛自己空空如也,连一个依附之处也没有。这就是尼采所谓的“赐予太阳的孤寂”吧。我觉察到受读者欢迎的幸福还非常遥远,这种感觉甚至让我爱上了孤独,尽管那只是一个极其短暂的瞬间。 1947年,三岛22岁,这年即将毕业的他也同如今的青年一样,对未来抱有深深的不安。劝业银行考试落榜后,继续准备高等文官考试的他亦有自己的纠结,总在质问自己: 面对你那蚂蚁的眼泪般少的可怜的文学上的工作,以及给予你的那个名不副实的(即便如此,离世界级作家这一奢望也还非常遥远)新进小说家的美名,难道你陶醉了,因此而轻浮了,不安心学习了吗? 1948年,入职大藏省仅仅9个月的三岛,还是决然选择了文学。那时正在酝酿的,便是《假面的告白》。它像一份诀别礼,三岛在其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要揭露出“人们谨慎的、噤若寒蝉的事”。 仅仅序文,他就书写了十八种,最长九页,最短一页。 被三岛删掉的序文手稿(拍自《知日》:“我永远都是少年,永远都是十六岁。我说的一切也请不要当真。” 这是他十八种序文里的一份。纵使矛盾苦恼,也仍要保持那份骄傲的心境——这是读完这份序文

文档评论(0)

ja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jaso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