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片区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目录 TOC \o 1-3 \h \u 24230 1、工程概况 1 2741 2、施工总体安排 1 31605 3、施工工艺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 4 29344 3.1施工工艺流程 4 30796 3.2测量放线 5 3950 3.3上部土方开挖 5 21644 3.4钢板支护施工方法 5 7380 3.5横向支撑设置 5 6016 3.6基槽开挖 5 7585 3.7管道施工 5 5830 3.8型钢桩拔除 5 32494 3.9排水、降水措施 6 10524 4、主要施工设备 6 10833 5、主要施工材料 6 28777 6、质量管理措施 6 9769 7、安全保证措施 7 32060 7.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 7608 7.1.1安全生产负责制 7 24345 7.1.2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7 13994 7.1.3坚持安全交底制度 7 4166 7.1.4安全预防制度 7 2105 7.1.5安全检查制度 7 24828 7.1.6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8 26640 7.2安全管理措施 8 25896 7.2.1安全防护措施 8 9110 7.2.2施工现场强制性安全措施 8 16668 7.2.3施工用电安全 9 12364 7.2.4夜间施工安全 9 21729 7.2.5工序施工具体安全措施 10 PAGE PAGE 2 孙家口水库片区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永川区城市建成区水环境治工程包括八个片区的新建污水管,本个片区为孙家口水库片区,共新建污水主管道全长约2.06km,新建污水支管(即住户出水连接管)全长约961m;管径为d300至d400,汇水面积约4.28公顷。 地勘报告显示,本工程施工范围的上部土质为砂质粘土,深度为8米左右。管道沟槽开挖深度均在0.99米~5.44米范围内。 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和基坑支护设计规范要求,沟槽施工采用工字钢、槽钢、钢板进行支护。 2、施工总体安排 为了保证施工范围内居民出行和交通的方便,施工分三段进行: 方案说明:孙家口片区主管线路w1-w17为第一施工开挖段(A段),W17-w33为第二施工开挖段(B、C段),w33-w51为第三施工段(D、E段),w51-w64(F、G段)为第四施工开挖段,w65-w80(H、I段)为第五施工开挖段。根据本工程的路段环境所作的沟槽开挖和支护方案,如下图所示: 管道基坑开挖支护平面示意图 管道基坑开挖支护立面示意图 基坑和管沟支撑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3、《实用土木工程手册》 4、《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 5、《地基与基础》第三版 本工程基坑(槽)的土质为天然湿土,地下水很少,采用连续水平铺设挡板基坑土壁。挡板铺设的挡土板、背楞、横撑杆的强度及稳定性按以下方法计算。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挡板铺设方式 水平铺设 挡土板间距l1(mm) 1000 基坑开挖宽度l(m) 3 基坑开挖深度h(m) 5 综合分项系数γF 1.25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 竖直方向横撑杆根数 2 支撑设计 支撑道数 横撑距离沟底距离D(mm) 第1道 4000 第2道 2000 基坑和管沟支撑【水平】 2、土层参数 序号 土名称 土厚度h(m) 坑壁土的重度γ(kN/m3) 坑壁土的内摩擦角φ(°) 黏聚力c(kpa) 饱和土重度γsat(kN/m3) 1 填土 3 18 18 10 20 2 粘性土 1 19 17.5 8 21 3 粘性土 1 21 17.5 6 22 二、主动土压力强度计算 Ka1=tan2(45°- φ1/2)= tan2(45-18/2)=0.528; Ka2=tan2(45°- φ2/2)= tan2(45-17.5/2)=0.538; Ka3=tan2(45°- φ3/2)= tan2(45-17.5/2)=0.538; 第1层土:0-3m H1=[∑γ0h0]/γ1=0/18=0m Pak1上 =γ1H1Ka1-2c1Ka10.5=18×0×0.528-2×10×0.5280.5=-14.533kN/m2 Pak1下 =γ1(hi+H1)Ka1-2c1Ka10.5=18×(3+0)×0.528-2×10×0.5280.5=13.979kN/m2 第2层土:3-4m H2=[∑γ1h1]/γ2=54/19=2.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