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及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课件.ppt

新员工及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法切断电源时,可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单手进行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 2 3 4 时应切断电源 擦灯泡和灯具 湿手不要碰开关 壳要接地线 家用电器外 金属插脚 手不要接触 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常识 3.1常见的电气危害 生锈、受损的插座和开关 电线裸露在外 电路超负荷 电路超负荷 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低压勿摸,高压勿近) 4.0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 ●化学品 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或人造的。 ●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1类 爆炸品 ※第2类 压缩、液化、加压溶解或冷冻的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 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5类 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有毒和感染性物质 ※第7类 放射性物质 ※第8类 腐蚀性物质     化学品的燃爆危害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 4.1化学品的危害 如乙炔(2atm,遇火星爆炸,>1.5Mpa,无任何能量引发即会爆炸),乙炔、环氧乙烷、丙烯、一氧化氮等 液体化学品的燃爆危险性 如汽油 固体化学品的燃爆危险性 化学品的毒性危害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吸入 食入 皮肤吸收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 ▲ 引起刺激 ▲ 过敏 ▲ 缺氧 ▲ 昏迷和麻醉 ▲ 全身中毒 ▲ 致癌 ▲ 致畸 ▲ 致突变 ▲ 尘肺 毒物对人体的 危害 引起皮炎 (干燥、粗糙、疼痛) 引起眼部炎症 (疼痛、流泪等) 呼吸道刺激 (鼻咽痛感、咳嗽) ▲ 引起刺激 一般受刺激的部位为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 ▲ 过敏 接触某些化学品可引起过敏,开始接触时可能不会出现过敏症状,然而长时间的暴露会引起身体的反应。即便是接触低浓度化学物质也会产生过敏反应,皮肤和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过敏反应的影响。 引起皮炎 (皮疹或水疱) 引起职业性哮喘 (咳嗽、呼吸困难等) ▲ 缺氧(窒息) 窒息涉及到对身体组织氧化作用的干扰。这种症状分为两种:单纯窒息和化学窒息。 ●单纯窒息 这种情况是由于周围氧气被惰性气体所代替,如氮气、二氧化碳、乙烷、氢气或氦气,而使氧气量不足以维持生命的继续。一般情况下,空气中含氧21%,如果空气中氧浓度降到17%以下,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等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具有限制性空间的工作场所,缺氧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化学窒息(血液内窒息;细胞内窒息) 这种情况是由于化学物质直接影响机体传送氧以及和氧结合的能力,典型的化学窒息性物质就是一氧化碳。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05%时就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严重下降,亦称血液内窒息;另外如氰化氢、硫化氢这些物质影响细胞和氧的结合能力,尽管血液中含氧充足,这种窒息亦称细胞内窒息。 ▲ 昏迷和麻醉 高浓度的某些化学品,如乙醇、丙醇、丙酮、丁酮、乙炔、烃类、乙醚、异丙醚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这些化学品有类似醉酒的作用,一次大量接触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2.2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设计上的不足:如厂址选择不好,平面布置不合理,安全距离不附合 要求,生产工艺不成熟,从而给生产带来难以克服的 先天性的隐患。 设备上的缺陷:如设备上考虑不周,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安装质量低 劣,缺乏维护及更新等。 操作上的错误: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 管理上的漏洞:如规章制度不健全,人事管理上的不足,工人缺乏培 训教育,作业环境不良,领导指挥不当等。 不遵守劳动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等。 人的不安全行为(88%) 操作失误 造成安全装置失误 使用不安全设备 手工替代工具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攀、坐不安全位置 缺少防护用品(PPE) 不安全装束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防护用品(PPE)缺陷 物的不安全状态(10%) 你有过吗? * 环境 人的缺点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事故 伤亡 环境 人的缺点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事故 伤亡 物的不安全状态

文档评论(0)

本人长期从事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RBA责任商业联盟;IETP玩具业责任规范;BSCI商业社会责任准则;ISO9001管理体系;ISO14001管理体系;ISO45001管理体系;SEDEX、ETI、WRAP等买家社会责任审核;C-TPAT、GSV、SCS、SCAN等买家反恐审核;GMP、GMPC、BRC等良好生产规范审核;代客预审COC;帮工厂做COC预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