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癌症杂志中国癌症杂志 2021年第31卷第6期 《 》 CHINA ONCOLOGY 2021 Vol.31 No.6 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501 ·指南与共识 ·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指南 DOI: 10.19401/ki.1007-3639.2021.06.08 R737.33 A 1007-3639(2021)06-0501-1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子宫内膜癌在中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 示出良好的疗效。此外,基因检测的广泛应用, 瘤的第二位,在发达国家居首位 [1-2 ]。据2019年 不仅为Lynch综合征等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中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 提供依据,更为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和靶向药 10.28/10万,死亡率为 1.9/10万。相关危险因素包 物的选择提供指引。临床医师需要综合分析患者 括持续雌激素暴露[如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分泌 的临床、病理学、分子特征等因素,结合指南推 雌激素的卵巢肿瘤、无孕激素保护的雌激素替代 荐,在规范诊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 治疗(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如他 疗措施。本指南的更新基于重要的临床研究结 莫昔芬等)]、代谢异常(如肥胖、糖尿病)、 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携带子宫内膜癌遗传 1 遗传咨询与干预 易感基因,如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 )以 子 宫 内 膜 癌 绝 大 部 分 为 散 发 性 , 但 约 有 及高龄等。近年来,由于高脂高热饮食和低运动 5 %的患者为遗传性子宫内膜癌。以错配修复 量生活方式的影响,子宫内膜癌在我国的发病率 (mismatch repair ,MMR )系统基因胚系突变为 呈上升趋势。 特征的Lynch综合征相关的遗传性子宫内膜癌最 约70 %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时肿瘤局限于子宫 常见,其他还包括以PTEN基因胚系突变为主要 体,属临床早期,预后较好。 特征的Cowden综合征等。遗传性子宫内膜癌患 子宫外转移的晚期和高危组织学类型患者 者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患者小 10~20岁。Lynch 预后不良。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发病年龄、分 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及其 MLH 1 MSH2 期、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有关,高龄、 家族成员具有DNA MMR系统( 、 、 [3-4 ] MSH6 PMS2 EPCAM 分期晚、低分化的患者预后更差 。临床上 和 )之一或 基因的胚系突变。 可将子宫内膜癌分为Ⅰ型和Ⅱ型(Bokhman分 Lynch综合征患者 80岁前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为 型) [5 ],Ⅰ型为激素依赖型,病理类型以子宫 8.7 %~61.0 %,女性患子宫内膜癌风险为21.0 % 内膜样癌为主,预后较好;Ⅱ型为非激素依赖 ~57.0 %,患卵巢癌风险为 ≤1.0%~38.0 %。此 型,主要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 外,患者发生胃、小肠、肝、胆

文档评论(0)

提供肿瘤指南资料、指导自然科研立项、各类文案设计、文章翻译润色、PPT制作等相关服务,可咨询QQ:73168970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