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乡》教案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采菱》
欣赏《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唱《采菱》,运用饱满、悠长的声音,表达出水乡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真挚 感情。
(2)欣赏《洪湖水,浪打浪》,感受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随录音学唱《采菱》,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江南水乡的民歌特点, 并在演唱中将其表
现出来。
(2)以视、听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歌曲要素与情感表达的手段。
.知识与技能
认识“二重唱”的演唱形式,体会其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江南水乡民歌风格的特点,能用婉转、悠长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掌握“二重唱”的演唱形式,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播放设备、钢琴、课件
【教材分析】
《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曲调流畅、婉转,歌曲运 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 XXX XXX X. x;以及切分节奏“ X x X”,给人以
轻盈活泼之感。歌曲是一段体结构,为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引子后第 1-4小节)和第 二乐句(第5-8小节)都是方整的 4小节乐句,对称呼应;第三乐句(第 9-14小节)分裂 为由间奏隔开的两个乐节,显得更为活泼,生动;第四乐句(第 15-18小节)节奏拉宽,运 用了 “X X XX_”这样的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了划船时有力的重复的动作节奏;最后 乐句扩充为6个小节,旋律较多地出现在高音区, 酣畅地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
厚情感。
《洪湖水,浪打浪》是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一个唱段,该作品采用 F大调,4/4、 2/4、3/4的混合拍子。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 ,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
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 三个
段落之间又用了相同的间奏,使歌曲既有对比,又显得完整统一。 歌中衬词的使用,也让人
听来倍感亲切。歌剧的音乐主要以湖北湖北天沔花鼓戏及天门等地一带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创 作而成,既有30年代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乡土风味。这部歌剧上演至今,经久不衰。 其中不少唱段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 浪打浪》便是一
首最受人欢迎的歌曲。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 ,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
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谁吃过菱角吗?有谁知道菱角长什么样子? (教师出示菱角的图片) 同学们你
们知道菱角是长在何处吗? (教师出示江南水乡的相关图片)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歌曲 《采
菱》一起走进江南水乡,看看他们采菱时的情景。 (教师播放歌曲《采菱》范唱,引出今天
的教学)
二、学唱歌曲《采菱》
(一)初次聆听《采菱》,请同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歌曲的曲风有什么明显的特点?(江南水乡的色彩)
.歌曲在旋律、节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曲调婉转悠扬,有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 节奏和切分节奏)
.歌曲表现出了水乡人民怎样的情怀?(表达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二)学唱歌曲
.教师简要介绍菱角。
菱角是菱科,菱属。又名腰菱、水栗、菱实,味甘、凉、无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 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 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止渴,解酒毒的功效。
.教师再次播放范唱,学生可小声哼唱,感受歌曲的情绪特点。
.教师弹旋律伴奏,学生跟随琴声用“ la”模唱,体会江南水乡的悠扬之美。
.对于歌曲中频繁出现的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 X登 XXX X. X”以及切分节
奏“X X X”,教师可带领学生着重练习。唱准其时值。 — — —
.学生跟随钢琴填词演唱歌曲,进一步的熟悉歌曲旋律,巩固之前重点难点的学习。
.演唱时应注意歌曲的速度,感受歌曲的情绪,能做到用甜美、柔和、悠扬的声音演 唱此曲,注意力度的控制,避免喊唱,学生在呼吸的保持和换气方面要给予一定的提示,避 免学生在演唱中随意换气。
.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江南水乡的柔美,以及水乡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三、欣赏《洪湖水,浪打浪》
(一)欣赏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聆听音乐,并思考: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在演唱方式上有
什么特别之处?
2.聆听音乐的前奏部分。思考:乐曲中音乐表现的手法有什么特点?
( 1)在教材中标出装饰音。
( 2)思考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教师介绍二重唱。
二重唱, 声乐演唱形式之一。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声部的歌唱者, 各按自己声部的
曲调,重叠着演唱同一乐曲。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重唱除了作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