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电子教案Book1-Unit1.ppt

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电子教案Book1-Unit1.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时候在校园培养个人和社会责任了 任何社会的未来都依靠年轻人的品格与能力。为了培养品格与能力,年轻人需要引导, 有人为他们指明方向、明确目标。他们需要结识具有高度道德准则并愿意将这些道德准则分享给他们的人。他们需要体验具有挑战性、启发性和教育性的活动。 大学是生活和好奇心的转型期,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在迷茫的状态下来到校园(现在的年轻人进入大学校园后,可能感到困惑迷茫),从而导致校园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要发展成为具有明确方向和目标的“全人”,学生需要培养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 路易斯·斯洛廷的故事清楚地说明了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相互作用。斯洛廷是一位核物理学家,他致力于研发原子弹。 1946年,他在实验室做一项高危实验,需要将几块钚合在一起。为了确保钚的总质量足以发生链式反应,他非常小心且缓慢地将一个部件移向另一个部件。他的右手握着一把螺丝刀,用于防止两个部件接触。螺丝刀发生滑落,导致两个部件接触,发生反应,释放出辐射。 BACK 1 2 3 斯洛廷立即行动。他徒手将两个部件分开,同时用自己的身躯盾护着其他人。这几乎是自杀行为,因为这使他遭受到最大剂量的辐射。接着,他冷静地要求他的七位同事标记好在事故发生时他们的确切位置,以便确定每个人受辐射的程度。斯洛廷做完这些,又对医疗服务人员做出提醒后,向他的同事们道歉,并说出了接下来的的确确会发生的事:他会死,他的同事们会康复。 在斯洛廷的反应中,我们通过他的英勇行为明白了道德的常规构成。我们看到,首先,要有清晰的意识,即他人也很重要,要无条件地关注保护个人生命和安宁。我们也看到,要具备完善的能力,可以全面而精确地评估形势。最后,我们看到采取行动的勇气。 斯洛廷不仅关怀他人,能有效思考,而且他分开了正在发生临界反应的钚。 正如斯洛廷的故事所表明的那样,道德取决于人文情怀、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果决行动的相互作用。试想,如果斯洛廷只表现了道德的这三方面中的一两个,那么在实验室里会发生什么状况。如果他拥有科学家的丰富学识和机敏智慧,但对自己的同事毫不在乎,那么他的反应将有多“道德”?另一方面,如果他无法理性评估问题,那么他的关怀能有多大作用呢?此外,不管他的动机多么伟大,思维多么逻辑,如果他不采取行动,伟大的动机和逻辑的思维又能起什么作用?道德不是只有良好动机,或正确判断,或果决行动,而是三者兼具。 BACK 4 5 6 通常与“个人责任”关联的同类特征也与社会责任的发展紧密相关。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包括对自我和社会的道德义务,它们都有赖于共守以下美德:诚实守信、节制自律、彼此尊重、初心不改和情同此心。这些个人和社会特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集体文化的影响,反过来,集体的正直和活力又取决于其成员的价值观、行动力和贡献。 培养这些能力需要一种能超越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单纯的学术技能教育难以培养出具备道德追求和公民情怀的毕业生。 社会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这些具备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年轻人。我们可以追求卓越——养成强烈的使命感,在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尽己所能;我们可以认清自己的职责并身体力行,服务更大的共同体;我们决策时应设身处地,吸纳他人的观点并将其视为增长知识、培养功德和学会工作的源泉。 我们有希望创建这样一个社会,教育年轻人设定清晰的目标:发挥全部潜能,履行对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明确承诺。 BACK 7 8 9 10 邓稼先以身报国 20世纪见证了中国人民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的巨大转变。这种巨变是千千万万普通人民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奉献的结果。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邓稼先于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8个月大时,他被母亲带到父亲工作的北京。“稼先”这个名字具有深远的意义, “稼”是种子穗谷物,邓稼先的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稼先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1940年,邓稼先在父亲的安排下离开北京前往昆明。离开时,父亲对他说:“你以后一定要学科学,科学对祖国有用。”邓稼先牢记父亲的嘱托。17岁时邓稼先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录取,就读物理系。毕业后,邓稼先成为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1948年,邓稼先被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两

文档评论(0)

绿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