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网管道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南方某小城镇给排水管网的扩大初步设计.docx

《城市水网管道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南方某小城镇给排水管网的扩大初步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5 - 《城市水网管道系统》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全套图纸加扣 3346389411或3012250582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城市公用设备工程系 2012年6月 《城市水网管道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南方某小城镇给排水管网的扩大初步设计 目的与要求 目的: 1)综合应用所学的给水管网系统规划设计和计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完成一座小城镇的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设计手册,设计规范,标准图籍等。 2)综合应用所学的污水、雨水、合流制管渠系统规划设计和计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深化和扩展专业知识,培养查阅资料、运用工具书、合理制定设计方案,编制设计计算书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会合理使用设计手册,设计规范,标准图籍等。 要求: 1)进行给水管道系统及其附属构筑物的设计,并达到扩大初步设计的水平。 2)按完全分流制完成一座小城镇的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进行污水管道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并达到扩大初步设计的水平。 设计成果: 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各一份。要求在进行管网定线时选择两个可比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给水系统要求做所有干管及主干管的设计计算;污水排水系统要求做所有干管及主干管的设计计算;雨水系统可只选一条干管进行计算。 给水管道系统总平面图一张(标注主干管、干管的管径、管段长度、流量、水头损失等)。图号为一号,要求有图名、比例尺、说明、图例、等高线分布、河流走向等。给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图号为二号。要求有图名、说明、标高、比例尺、管材说明等。 给水系统要求进行必要的校核。 污水、雨水管道系统总平面图一张(标注主干管、干管的管径、坡度、管段长度等)。图号为一号,要求有图名、比例尺、说明、图例、等高线分布、河流走向等。 污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图号为二号。要求有图名、说明、标高、比例尺等。 设计资料 南方某小城镇规划总平面图一张,比例1:5000,图中标有等高线、水体、工厂分布及街坊道路、铁路布置等。 城区人口分布见附表一。 集中流量:火车站用水量 370 m3/d,均匀用水。污水出口埋深2.00m。 医院用水量 260 m3/d,均匀用水。出口埋深2.00m。 工厂分三班制,生产污水经处理后可以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至市政管网。详细资料见附表二。出口埋深均为1.50m。 土壤无冰冻。土质良好。 水文资料:设计最高水位83.0 m;设计最低水位65.2 m;常水位 78.6 m。 夏季主风向:东南风。冬季:北风。 该市的地势如平面图所示,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3.5米。 城区各类地面性质所占百分比如附表三。. 气温:最高温度38.8℃,最低-3.5℃。 降雨强度公式:q = EQ \F(116(1+0.8lgP),(t+10) 0.7) L/s?ha 表 1 区域 街坊人口密度(cap/ha) 备注 1 340 2 510 3 326 表 2 工厂 职工人数 生产用水量 最大班 平均日m3/d 最大班用水量m3/d 热车间 一般车间 职工人数 淋浴人数 职工人数 淋浴人数 1 300 180 320 300 450 380 2 250 150 260 250 360 270 3 400 200 350 320 520 400 表 3 地面覆盖情况 屋面 沥青道路及人行道 非铺砌土地面 绿地 所占百分数(%) 45 13 18 24 给水管网设计 (一)给水管网设计方案比较和确定 水源与取水点的选择 所选水源为城市西面的河流。取水点应该选在水质良好的河段,也就是上游河段,并且靠近用水区。 取水泵站的位置 定在取水点附近,即河流上游河岸,用以抽取原水。 水厂厂址选择 水厂厂址应该选在不受洪水威胁,卫生条件好的地方,也就是河流的上游。由于取水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所以水厂设置在取水泵站附近,或者与水泵站建在一起。 输水灌渠定线 沿着现有道路 尽量缩短输水距离 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优先考虑重力输水。 本设计是单水源供水,为了保证供水的安全性,采用双管输水。 配水管网 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到大用户的方向一致,干管间距采用500~800m。 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减少分配管的长度。 本设计主体采用环状网,部分采用树状网。 干管尽可能布置在两侧有大用户的道路上,以减少配水管的数量。 配水方案比较 方案比较图见附图1、附图2。 方案比较 表4 方案 优点 缺点 方案1:并联分区供水 供水比较安全 双管输水管太长,造价高 方案2:串联分区供水 节省管材,省了两条长的输水管。 供水安全性 综合考虑后,选择方案2。中间如果一条输水管连接,供水不安全,所以考虑两区之间用双管连接。这样既减少穿越河流和铁路的次数,又可以保证供水安全性。 调节构筑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