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型养路机械;知识目标
了解铁路与大型养路机械发展进程的基本知识
掌握大型养路机械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
掌握铁路线路常见病害类型及危害;学习项目一 铁路的诞生及运营模式;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
19世纪50年代是英国铁路修建的高潮时期,1880年主要的线路基本完成,1890年全国性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 3.2万公里。
;(推荐)纪录片:英国铁路纪行(第六季 );
美国
1830年5月24日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全长21公里,从巴尔的摩至埃利州科特。
19世纪50年代,筑路规模扩大,80年代形成高潮。
1850-1910年的60年间,共修筑铁路37万余公里,平均年筑路6000余公里。
1887年筑路达20619公里,创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
1916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共408745公里。
此后,由于其它运输方式迅速发展等原因,不断拆除和封闭线路,铁路线路长度不断缩减。铁路一度被称为“夕阳产业”。
;我国铁路发展概况;80-90年代
铁路建设重点:提高“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外运能力和加强沿海港口后方铁路的运输能力,特别是运输“卡脖子”区段通过能力方面。先后建成了京秦、大秦、兖石、新菏、皖赣、青藏铁路哈格段、南疆铁路吐库段等铁路新线。增建胶济、同蒲、石德、陇海东段、京广南段、沪宁等铁路第二线,对丰沙大、石太、太焦、成渝、贵昆等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
到1990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3378公里,复线13024公里,电气化里程6941公里。地方铁路达到4424公里。
1997年全国铁路实施提速战略,2007年4月18日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
根据UIC(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营运速率达每小时200(250)公里的铁路系统。
特点: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精度,小残变,少维修;宽大,独行的线路空间;高标准的环境保护;开通运行之日即以设计速度运行;运行中,实行科学的轨道管理及严密的防灾安全监控。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1964年10月1日,最高时速达210公里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标志着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诞生。
此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相继开工建设高速铁路,促成了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到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3216公里高速铁路。高速铁路运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促使欧洲在20世纪90年代再次形成了高速铁路的建设热潮。欧洲还批准了泛欧高速铁路网的规划,规划新建线路12500公里,改造既有线14000公里,形成连接欧洲所有主要城市的高速铁路网。
到90年代中期,高速铁路在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各国政府的认可,开始大力发展。 ; 高速铁路:
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高铁的建设起始于“十一五”规划期间。
至2015年末,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1.8万公里,以高速铁路为骨架,包括区际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及既有线提速线路等构成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达4万公里以上,基本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二、铁路线路结构与组成及分类;轨道基本结构;轨道基本结构;道床
轨枕
钢轨
联接零件
防爬设备
道岔
;轨道的基本组成图
1—钢轨;2—普通道钉;3—垫板;4、9—木枕;5—防爬撑;6—防爬器;7—道床;8—接头夹板;10—螺栓;11—混凝土枕;12—扣板式扣件;13—弹片式扣件;;道床
轨枕
钢轨
联接零件
防爬设备
道岔
;按用途分: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按线路等级分:Ⅰ级铁路、Ⅱ级铁路、Ⅲ级铁路。
按轨距分:标准轨铁路、宽轨铁路、窄轨铁路。
按区间正线数目分:单线铁路、双线铁路、部分双线铁路和多线铁路
按钢轨的连接方式分:普通线路和无缝线路
按行车速度分:常速铁路、准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和超高速铁路。;四、铁路运营模式;;;五、运营模式对轨道的影响;无缝线路;六、铁路线路维修与大型养路机械;上世纪60年代之后,为适应铁路快速、重载以及轨道结构重型化的技术发展,各国铁路竞相采用大型养路机械。到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铁路已基本形成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的格局。;1、国外大型养路机械发展
第一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初。各国恢复国民经济进程,工业发达国家首先发展的是能替代线路作业中主要工序所需劳力的机械设备,如铺轨、道床清筛、铺碴、道床配型、捣固和拨道等耗费大量人工的项目。;第二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各国经济全面发展阶段,各种运输方式齐头并进,铁路运输竞争激烈,国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