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范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范文 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眼看端午节就要到了,大家知 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一起 来了解吧! 端午节的习俗是什么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 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 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 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 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 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 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 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 “龙船节”,以 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 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 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 (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 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 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 年,赛 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 “屈原杯”龙舟赛。 1991 年 6 月 16 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 第 1 页 ,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 的现代因素的 “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 头 “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 “开光”(即点晴 )。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 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 60 余万人,可谓盛 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 “角 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 (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 “ 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 “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 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 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 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 “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 风土记》记载: “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 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 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 “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 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 “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 “蜜饯粽”, 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 “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 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 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 ,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 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 ; 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 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 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第 2 页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 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 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 端午的鸭蛋: 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 吃 “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 “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 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文档评论(0)

ccccccxx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临沂冉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300MA9576790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