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食品中有害成分化学
汪东风教授
第一节、概述
2001~2003年我国发生食物中毒情况一览表
年份
中毒事件(起)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2001
185
17515
146
2002
128
7127
138
2003
379
12876
223
卫生部通报2003年上半年重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截止6月20日)
一、我国食物中毒情况
2003年上半年植物源食品内源性有害物质中毒案例
武汉
海城
2006年二季度,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的44.9%,中毒人数的63.9%;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死亡人数的46.9%。
2006年三季度发生在家庭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报告死亡人数的83.8%。 该季度有毒动植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较上一个季度增幅较大,其中中毒人数上升66.7%,共造成39人死亡。报告的有毒动植物中毒以毒蘑菇中毒为主,共发生21起,183人中毒,31人死亡,其中以家庭采食蘑菇为主。
二、食物中有害成分分类
食品中有害成分
有毒成分
有害成分
抗营养素
内源性的
外源性的
新产生的
食品中内源性有毒、有害成分
食品中内源性抗营养素
食品外源性有毒、有害成分
一、过敏源
定义:过敏源(Allergen)是指存在于食品中可以引发人体对食品过敏的免疫反应的物质。含有过敏原的食品就为过敏性食品。
1、 概述
第二节、食品中内源性有害成分
引起即时型过敏频度较高的食品主要有下列8类,此8类占所有食物过敏病例的90%以上。它们包括:(1)牛乳及乳制品(如,乳酪、干酪、酪蛋白、乳糖等);(2)蛋及蛋制品;(3)花生及其制品;(4)大豆和其它豆类及豆制品;(5)小麦、大麦、燕麦等以及谷物制品(含面筋、淀粉等);(6)鱼类及其制品;(7)甲壳类及其制品;(8)果实类(核桃、芝麻等)及其制品。
2、食物过敏原的特点
多数食物都可引起过敏性疾病
食物中仅部分成分具致敏原性
食物过敏原的可变性
食物间存在交叉反应性
3、食物中常见的过敏原
鸡蛋蛋白中过敏性的蛋白质及过敏性
蛋白质
占总蛋白质的含量(%)
相对分子质量(×103)
过敏性
卵清蛋白(OVA)
54
43~45
++
伴清蛋白(CBM)
12
77
++
卵粘蛋白(OM)
11
28
+++
鸡蛋溶菌酶(HEL)
3.4
14.3
++
牛乳蛋白
占总蛋白含量(%)
相对分子质量(×103)
过敏性
酪蛋白
αs1-酪蛋白
αs2-酪蛋白
β-酪蛋白
κ-酪蛋白
γ-酪蛋白
30
9
29
10
2
23.6
25.2
24.0
19.0
12.0
++
-
-
-
-
乳清蛋白
α-乳白蛋白
β-乳球蛋白
血清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蛋白胨
4
10
1
2
3
14.2
18.3
66.3
160.0-900
+
+++
+
+
-
牛乳蛋白中过敏性的蛋白质及过敏性
水产品中也存在有过敏原,如鱼类及其制品和甲壳类及其制品等产品中均有过敏源存在。在鱼类过敏原中,主要是肌浆蛋白中的小清蛋白,这是一类小分子的酸性糖蛋白,分子量为11KD~12KD,与2个原子的Ca结合,Ca2+结合的部位存在与Asp-Asp-Ser-Glu-Glu-Phe和Asp-Asp-Asp-Glu-Lys的两个区域,等电点在4.75左右,分子氨基酸组成上缺色氨酸。而甲壳类的过敏原蛋白主要是原肌球蛋白,其中一主要过敏原是一种分子量为36KD的酸性糖蛋白,等电点在4.5左右,其糖基的含量为4.0%。
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也会引进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其中人工色素、香料引起过敏反应较为常见 。
二、有害糖苷类
有害糖苷类又称生氰配糖体类。有害糖苷类是指由葡萄糖、鼠李糖等为配基所结合的一类具有药理性能或有毒性能的各种糖苷类化合物。有害糖苷类主要存在于木薯、甜土豆、干果类、菜豆、利马豆(limabean)、小米、黍等作物中。消费者如食入过量的有害糖苷类,将表现胃肠道不适等症状,体内糖及钙的运转受影响,高剂量使碘失活等。
1、概述
有毒糖苷的主要特征是在酶促作用下水解产生硫(代)氰酸盐、异硫氰酸盐和过硫氰酸盐。它们都是有毒的,并具有致甲状腺肿作用。
亚麻苦苷水解产生氢氰酸反应示意图
食品原料中的主要有害糖苷类
糖苷
食物原料
水解后的分解物
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
苦扁桃和干艳山姜的芯
葡萄糖果 + 氢氰酸 + 苯醛
亚麻苦苷
亚麻籽种子及种子粕
D-葡萄糖 + 氢氰酸 + 丙酮
巢菜糖苷
豆类(乌豌豆和巢菜)
巢菜糖 + 氢氰酸 + 苯醛
里那苷
金甲豆(黑豆)和鹰嘴豆、蚕豆
D-葡萄糖 + 氢氰酸 + 丙酮(产物还未完全确定)
百脉根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