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城市广场比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广场”指面积很大的场地,又指大建筑前的宽阔空地,也指人多的场合。 在西方人眼里“城市广场”被视为城市的客厅。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起,城市广场就一直是人们进行交流、观赏娱乐,休憩活动的重要场所。 一、西方城市广场发展简史 古希腊城市广场,如普南城的中心广场,是市民进行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所。 古罗马建造的城市中心广场通常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建筑物。 罗马的图拉真广场中心中矗立着高43米的图拉真纪念柱柱顶是图拉真骑马铜像,用以炫耀皇权的威严。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城市中公共活动增加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繁荣,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广场。 罗马的圣彼得广场集中了各个时代的精华。巴洛克式风格,可容纳50万人,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广场的建设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时间(1656~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亲自监督工程的建设。广场周围有4列共284根多利安柱式的圆柱,圆柱上面是140个圣人像。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巨大的圆柱(高25.5米,重320吨)。 卡比多广场,是一个市政广场,雄踞于罗马行政中心卡比多山上,呈对称的梯形,前沿完全敞开,以大坡道登山,可俯瞰全城,气势雄伟,是罗马城的象征。 威尼斯城的圣马可广场风格优雅,空间布局完美和谐,石雕生动、逼真,被誉为“欧洲的客厅”。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 17~18世纪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南锡广场等是当时的代表作。 协和广场始建于1755年,由皇家建筑师雅克·昂日·卡布里耶设计建造,工程历经二十年,于1775年完工。卡布里耶首先为协和广场设计了一个长360米,宽210米,总面积84000平方米的八角形广场的雏形。为了得到一个远景透视效果,他将协和广场设计成一个开放式的广场:人们在此可远眺杜乐丽花园的千叶起舞,可俯视塞纳河的波光荡漾。 回顾西方传统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不同发展阶段总体上是一种相互传承、吸收的递进式模式。总体上西方传统城市广场表现的是一种雄伟的英雄主义,讲究构图和视觉美感的审美取向。 19世纪后期,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 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星形广场(戴高乐广场)和协和广场。(戴高乐广场:法国巴黎市中心主要广场之一,凯旋门的所在地。位于塞纳河以北,是十二条主要道路的交汇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向东南延伸通向协和广场的香榭丽舍大街。左面有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在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产生了像巴西利亚三权广场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布局形式。 巴西利亚城市的设计大师们,在规划设计这座现代化“飞机”型城市时,将“三权广场”置于这架巨型“飞机”的驾驶舱位置,显示着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及把握国家前途命运的权力所在。议会大厦、总统府、高等法院三大建筑象征着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三足鼎立。以议会大厦为轴心,左前侧为总统府,右前侧为最高法院审判法庭。三大建筑的设计风格简朴大方,具有现代气息,线条明快流畅又不失庄重,更寓有鲜明的民主、法治理念。议会大厦犹如一双耸立的筷子,左右各有一只巨碗,寓民以食为天,国家权力以民为本之意。右边朝天的巨碗代表众议院,向上反映人民的呼声,上通民意。左边一个朝地的碗代表参议院,向民众下达国情。与开放型总统府相对应的是最高法院审判法庭,审判法庭前有一尊端庄典雅的执法女人坐像,她蒙上双眼,双手紧握的宝剑横搁于膝上,有“六亲不认”之说。 二、中国城市广场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中并没有与欧洲相对应的“城市广场”。在中国传统城市格局中具有交往、娱乐、游憩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通常不是块状的集中模式,而是一种融日常生活和公共活动于一体的流动的、线形的街市模式。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首先是作为一种概念出现在中国近代一些殖民地城市或城市租界的规划图中。以后国民政府开展的都市计划,使城市广场由概念走向实践,但由于当时社会及经济条件制约,并未能形成有规模和影响的城市广场。 解放后我国城市规划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苏式的烙印。城市广场多为政治集会之用,一般规模较大、缺乏装饰和植物配置,显得空旷而单调。 城市广场作为西方城市的一种人本主义象征的“广场文化”始终贯穿于西方城市建设艺术中。 我国的城市广场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文化思想观念重大变革的产物。随着我国城市建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