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几何的证明举例 导学案(二)
宫里镇初级中学 主备:
课本内容:P177——179
课前准备:三角板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能用“公理”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为依据,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一、合作与探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性质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二、交流与发现
说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如何证明这个逆命题是正确的?
要求:(1)写出它的逆命题:______。
(2)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进行证明。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 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三、学以致用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证明
1、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0°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例已知:在△ABC中,AB=AC,D是AB上的一点,DE ⊥BC,
交BC于点E,交CA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D=AF
三、巩固练习
1.如图(1),已知BC为等腰三角形纸片ABC的底边,AD⊥BC,AD=BC,将此三角形纸片沿AD剪开,得到两个三角形,若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面四边形,则能拼出互不全等的四边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如图,在△ABC中,∠ABC=2∠ACB,BD平分∠ABC,AD∥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个.
3、如图所示,AB=AC,AC上一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若△ABC的周长为16cm,△BCD的周长为10cm,则AB的长为 .
4、如图,已知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求∠DBC的度数.
四、学习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五、达标检测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
(A)60° (B)120° (C)60°或150° (D)60°或120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
(A)12或9 (B)12 (C)9 (D)7
3.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44°,CD⊥AB于D,则∠DCB等于( )
(A)44° (B)68° (C)46° (D)22°
4、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六、布置作业
1.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40°,CD⊥AB于D,则∠DCB等于 .
2.如图,Rt△ABC中,∠C=90°,将△ABC沿AB向下翻折后,再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α<∠BAC),得到Rt△ADE,其中斜边AE交BC于点F,直角边DE分别交AB、BC于点G、H.(1)请根据题意用实线补全图形;(2)求证:△AFB≌△AGE.
3.如图,△ABC中,AB=AC=1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A于点D,如果BC=10cm,那么△BCD的周长是
4.如图,在直角△ABC中,∠C=90°,DE⊥AB于E,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CD=4,则ED=________.
5.如图,AE是△ABC的中线,已知EC=6,DE=2,则BD的长为
6.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BE折叠,点C恰好与AD边上点F重合,且DE=DF,则折角∠CBE的度数为________.
7.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28°,则顶角是________.
8. 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110°,则底角为
9. 如图,AB=AC,BD=BC,若∠A=40°,则∠ABD的度数是
10.利用对称性可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在边长为的方格纸中,有如图的四边形(顶点都在格点上).(1)作出该四边形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2)完成上述设计后,整个图案的两个四边形面积的和等于______.
11. 将一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折叠后A′B与F′B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BD的度数为________.
12. 如图所示,∠1=∠2,P为BN上一点,且PD⊥BC于点D.AB+BC=2BD,则∠BAP+∠BCP=________度.
13. 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且点O到三边距离相等,∠BOC=132°,则∠A=________.
14. 如图,文文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沿着DE、DF折了两次,使A、B都落在DA′上,则∠EDF的度数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单词表(上册) .pdf VIP
- YS∕T 536.14-2022 铋化学分析方法 第14部分:铜、铅、锌、铁、银、砷、碲和锑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 新22J06 楼梯-标准图集.docx VIP
- 公基常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危急值PPT课件_原创精品文档.pptx VIP
- 2021年河南中考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VIP
- 信息化教学检测发动机冷却系统(教学设计).pptx VIP
- 小学五升六暑假数学思维训练题资料.docx VIP
-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案例分析.doc VIP
- 工程施工---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