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重点知识归纳归纳总结(超详细).docxVIP

中药重点知识归纳归纳总结(超详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学习资料 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 总论一,中药的概念1.“中药”: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自然药及其加工品;2.“草药”:实际也是中药的一部分;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占多数,所以历来就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3.“本草学”:人们习惯称记载中药的典籍为“本草学”中 药 分 类 总 论 一,中药的概念 1.“中药”: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自然药及其加工 品; 2.“草药”:实际也是中药的一部分;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占多数,所以历来就有“诸 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3.“本草学”:人们习惯称记载中药的典籍为“本草学” 中 药 分 类 : ; 自然药:植物药 动物药 矿物药 合成药,半合成药:有机药品类, 无机药品类, 生物制品类 二,中药学中医学中的重要位置 三,中药学的内容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进展 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 劳动制造了医药 中药的起源,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 二,夏商周时代(公元前 21世纪 ~ 公元前 221年) 酒剂,汤剂的创造和应用 《诗经》 《山海经》 三,封建社会中药学的全面进展 1.秦汉时期(公元前 220年~公元 264年)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本书载药 365种,依据药物功效分为上,中,下品三类 ; 上品 120 种,当时认为有补益作用,无毒,可以久服的药物; 第 1 页,共 38 页 精品学习资料 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 中品 120 种,能治病补虚,有毒或无毒,酌情使用的药物;下品 125 种,能治病多毒,祛邪破积,不行久服的药物;本书对中药学的奉献:( 1)是按药物功效分类的创始;三品分类法;( 2)所载药物功效大多也都是行之有效的;如:麻黄治喘,常山截疟,黄连治痢,海藻疗瘿,苦楝子驱虫,当归调血, 中品 120 种,能治病补虚,有毒或无毒,酌情使用的药物; 下品 125 种,能治病多毒,祛邪破积,不行久服的药物; 本书对中药学的奉献: ( 1)是按药物功效分类的创始;三品分类法; ( 2)所载药物功效大多也都是行之有效的;如:麻黄治喘,常山截疟,黄连治痢, 海藻疗瘿,苦楝子驱虫,当归调血,阿胶止血,乌头止痛,水银疗疥等等; ( 3)将当时的用药体会,上升为理论;提出四气五味,配伍禁忌, 临床的应用规律; “七情合和”在 ( 4) 题; 并介绍了中药的产地,采集,炮制,制剂,配伍,禁忌,服法等用药原就问 ( 5) 书中介绍了水银,铅丹,雄黄的提炼在世界制药化学史上也是处于领先位置 的; ( 6) 它是汉以前药学学问和体会的总结,是我国最早的珍贵的药学文献,被奉为 医药学的四大典籍著作之一,后世医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补充和进展; 2.两晋南北朝时代(公元 265年 ~ 580年) 《本草经集注》梁代 ·陶弘景 :载药 730种 《雷公炮炙论》:南朝刘宋时代,雷敩,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抱扑子》:晋,葛洪,撰写了完整的炼丹著作; 3,隋唐时期 (公元 581年~907年)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经政府批准,由长孙无忌,李 ,T 领衔编修,由 苏敬实际负责;全收药 844种,新增药物 114 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4,宋金元时期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唐慎微 , 全书 33卷,载药 1558种,较前增加 . 476种,附 方 3000余首;为后世储存了大量古代方药的珍贵文献 5,明代 《本草纲目》 , 李时珍,该书共 52卷,载药 1892种,改绘药图 1160幅,附方 11096 首,新增药物 374种,本书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分为 16纲, 60类; 第 2 页,共 38 页 精品学习资料 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 本书的特点是:“振纲分目”,“纲目分明”;载药 1892 种,改绘药图1160 幅,附方 11096 首(新增药物 374 种);全书分 16 部按水,火,土,金石,草,谷 本书的特点是:“振纲分目”,“纲目分明”;载药 1892 种,改绘药图 1160 幅, 附方 11096 首(新增药物 374 种);全书分 16 部按水,火,土,金石,草,谷,菜, 果,木,服器,虫,鳞,禽,兽,人 16 部(纲),每部有分如干类,共 60 类(目); 每味药物再分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创造,附方等;以前仍有药图,序 例,百病主治药等内容; 这是一部宏大的药学巨著,在历史上有重大的奉献: ①总结了 16 世纪以前中国人用药的体会和学问;在医药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②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批判地继承前人对药物功用的论述; ③本书的分类,是一大进步,排除了很多药物互混的现象; ④本书问世后, 不但国内广为流传, 对国外也有很大影响; 自 1596 年在南京印行后,

文档评论(0)

教育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精品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