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书_陶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书_陶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PAGE / NUMPAGES
《宋书_陶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陶潜,字渊明, 或云渊明字元亮, 寻阳柴桑人也。 曾祖侃, 晋大司马。 潜罕有高趣,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认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念书,囫囵吞枣,每有会心,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可以恒得;亲旧知其这样,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惜情去留。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 裋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尝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忘却得失, 以此自终。 ” 其自序这样,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从军。谓亲友曰:“聊欲弦歌,认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认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老婆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可认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改日解印绶离职,赋《回去来》。
节选自《宋书·陶潜传》
注:秫稻、秔:秫( shú) ,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秔( j īng) ,同“粳”,粳稻。
110.以下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先生不知何许人 许:地方,地方。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堵:墙。
C.裋褐穿结,箪瓢屡空 褐:粗布衣服。
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亲:亲人。
11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整同样的一组是
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荣华非吾愿,帝乡不行期
B.宅边有五柳树,因认为号焉 因事顺心,命篇曰《回去来兮》
C.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乃瞻衡宇,栽欣载奔
D.其自序这样,时人谓之实录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12.以下各句中翻译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既醉而退,曾不惜情去留。
译文:已经喝醉了就回家去,竟也不装作舍不得的样子而留下。
B.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
译文:被起用委任为州祭酒(官职名) ,忍耐不了政界杂事。
C.聊欲弦歌,认为三径之资。
译文:我临时打算抚琴唱歌,用它作为三条小道的资本。
D.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译文:郡里派督邮到县里,属吏告诉陶渊明说:“您应当装扮齐整穿官服去见他。”
113.将本文与《回去来兮辞并序》作一比较,则以下说法中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亲老家贫”和“天真盈室”正是陶渊明决定到彭泽任职的一个重要原由。
B.“公田悉令吏种秫稻”一事,从侧面证明了陶渊明确实是“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C.陶渊明辞官罢去最根本的原由就是质性自然,感觉政界拘束,出仕违反一生理想。
D.陶潜写《五柳先生传》旨在表现自己追慕五柳先生,写文章自寻乐趣,忘掉名利得失的
理想。
【答案】
110. D
111. A
112. C
113. D
【分析】
110.试题剖析:此题考察理解常有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应把选项中加点
的实词代入句中,联合详细语境推断意思和用法。 D 项“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在原
文中的意思是“父亲母亲亲年老家里贫困,任用他为州祭酒”,因此“亲”指父亲母亲亲。应选 D
项。
111.试题剖析:此题考察理解常有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应把选项中
加点的实词虚词代入句中, 联合详细语境推断意思和用法。 A 项“期”, 前后两个都是“希
望、希望 ”的意思。 B 项“因”,于是 / 由于。 C 项“乃”,才 / 于是,就。 D 项“之”,代
这篇文章 / 动词,到 去。应选 A 项。
112.试题剖析:此题考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第一要回到句
子所在的语境中,依据语境翻译句子, C 项“聊欲弦歌,认为三径之资”,应翻译为:我姑
且打算抚琴唱歌(指想要谋求一个小小的县官) ,为归隐三径小园准备些花费。应选 C 项。
113.试题剖析:此题考察学生挑选信息和归纳文章内容重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
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 而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剖析。 这种题目常波及人物行为举止、 人物主张、人物感情、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理想、人物才华、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挑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
有。 D 项, “陶潜写《五柳先生传》旨在表现自己追慕五柳先生”错,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
的“自况”。应选 D 项。
【点睛】
挑选信息和归纳文章内容重点,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
而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剖析。 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 此类题目选项中设错种类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 、惹是生非、颠倒黑白将文中已然的信息说成必定等。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