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神经组织一般构成: 1. 神经元:感受刺激,传导电冲动。 2. 神经胶质细胞: 有支持作用,并为神经 元营造必要的工作环境。一. 神经元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1.胞体:1)嗜染质(尼氏体):2)神经元纤维:2.突起:1)树突:2)轴突:1.胞体: 细胞的营养和整合中心。胞体形态不一,核大,染色淡,核仁明显。有丰富的细胞器,重要的有尼氏体、神经原纤维。a.尼氏体: 由大量的粗面内织网和游离核糖体积聚而成。嗜碱性强。合成蛋白质和神经递质。b.神经原纤维: 嗜银性。主要由微管和神经丝构成。有支撑和协助细胞内大分子运输的作用。2.突起:1)树突: 一个或多个。 较短有且支多。表面有小突起,称树突棘,是接受冲动的重要结构。2.突起:2)轴突: 一般只有一个。细长。起始部位称轴丘。轴突和轴丘内无尼氏体。 轴突很少分支,表面光滑。其末梢分支很多并形成终扣。传出冲动。(二)神经元的分类:1.依据突起的数量: 假单极,双极,多极神经元。2.依据功能: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三)突触: 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传递信息的特化结构。分2类:电突触和化学突触。化学突触的结构:1.突触前成分: 轴突末梢。富含线粒体和与微管相连的突触囊泡。突触囊泡内含神经递质。突触囊泡外覆的突触素连接微管。 突触前部的细胞膜较厚,称突触前膜。2.突触间隙: 细胞间隙。含钙离子和递质酶。兴奋传递结束后,间隙内多余的递质被前成分重吸收,或被递质酶水解。3.突触后成分: 树突末梢。增厚的突触后膜有特殊的受体(化控离子通道),可将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4.信息在突触内的传递过程:a. 轴突信息 →突触前膜 →电控钙通道开放→突触间隙内的钙离子进入突触前成分.b. 在钙离子的刺激下,突触前成分内的微管收缩,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融合,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c.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电控钙通道打开,膜内外离子交换,产生电流。d. 突触间隙内多余的突触递质被酶解或被重新吸收回突触前成分.二.神经胶质细胞 数量是神经元的 5-10 倍。分两类:一)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1.星形胶质细胞: 最多。突起末端形成的脚板附着在毛细血管表面。该细胞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并可通过调节细胞外微环境影响神经元的功能。a.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突起较长,分布于白质。星形胶质细胞b.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突起较短,分布于灰质。2.少突胶质细胞: 细胞核较小,染色较深。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的髓鞘。有保护和绝缘作用。3.小胶质细胞: 最小,核小,染色深。来源于单核细胞,组织损伤时转变成巨噬细胞。有防御作用。小胶质细胞(红) 和星形胶质细胞(绿)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 施万细胞:包绕神经元的突起,形成神经纤维的 髓鞘。对神经受损后再生有重要作用。 三.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分两类: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一)有髓神经纤维:A.周围神经系统的有 髓神经纤维:1.基本结构: 轴突 + 髓鞘 + 神经膜。2.形成过程: 叶片状的施万细胞细胞核和绝大部分细胞质位于细胞外侧边缘,中间部分由紧密相贴的两层细胞膜构成。施万细胞将轴突不断包绕。3.神经膜:有施万细胞外侧的部分(包括细胞核 和绝大部分细胞质) 和外包的基膜构成。4.髓 鞘:由多层围绕轴突的施万细胞的细胞膜 构成.髓鞘富含脂类物质。5.朗氏结: 通常一条轴突周围有一系列的施万细胞包绕。施万细胞之间轴突裸露的部位称朗氏结。相邻朗氏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6. 朗氏结的功能: 电冲动跳跃式传导,可加快传导速度。B.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由少突胶质细胞的叶片状突起末端缠绕轴突形成。无神经膜。一个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末端可以缠绕多个轴突。(二)无髓神经纤维 较细, 不完全地被包埋在圆柱状胶质细胞凹陷成的纵沟内而成。四、神经末稍概述: 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终止于其他组织或器官内,所形成的一些特殊结构。分类: 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一)感觉神经末梢 是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末部分,它能接受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产生感觉。其结构可分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神经末梢两类.1.游离神经末梢: 是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末并裸露的细小分支,分布在表皮、角膜上皮、粘膜上皮及某些结缔组织内形成的结构,能感受冷、热和痛的刺激。 2.有被囊神经末梢: ①触觉小体: 为椭圆形小体,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层,以手指掌侧和脚底皮肤最为丰富,能感受触觉。 2.有被囊神经末梢: ①触觉小体:②环层小体: 一般呈卵圆形,广泛分布于韧带、肠系膜及真皮的网状层等处,能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2.有被囊神经末梢: ①触觉小体:②环层小体:③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肯尼亚建筑市场行业报告.pptx
- 浙江杭州余杭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3.pdf VIP
- 人工胆囊、人工胆囊设备和人工胆囊在胆囊手术中的应用.pdf VIP
- 重力与弹力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胃癌的诊治现状与进展.pptx VIP
- 数控压装压力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docx VIP
- 【课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XX医院职能部门监管手术、麻醉授权管理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及持续改进记录表.pdf VIP
-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技术规范及网络拓扑图.doc VIP
- ZZGA高频开关整流器使用说明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