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余青州书》阅读练习及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余青州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余青州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PAGE / NUMPAGES 《上余青州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以下小题。 上余青州书 (宋)苏洵 洵闻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曰:“三认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令尹而不怒。”其为令尹也,楚人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为之怒。己不期为令尹,而令尹自至。夫令尹子文岂独恶夫荣华哉?知其不能够求得,而安其自得,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为之嚣嚣。 嗟夫!岂亦不足以见己大而人小邪?脱然为弃于人, 而不知弃之为悲;纷然为取于人,而不知取之为乐。 昔者,明公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而为天下之名卿。当其盛时,激动大方,论得失,定能否,左摩西羌,右揣契丹,奉使千里,弹压刁悍不屈之虏, 其辩如决河流而东注诸海, 名誉四溢于中原而澎湃于戎狄之国,堪称至盛矣。及至中废而为海滨之匹夫, 盖此间十有余年,明公无求于人,而人亦无求于明公者。后来,适会南蛮纵横猖狂,充满万里,而莫之或救。明公乃起于民伍之中,折尺棰而笞之,不旋踵而南方乂安。走明公岂有求而为之哉?适会事变以成大功, 功成而爵禄至。明公之于进退之事,盖亦绰绰乎有余裕矣。 悲夫!世俗之人纷繁于荣华之问而不知自止!达者安于逸乐而习为高岸之节,顾视四海,饥寒贫寒之士,莫不颦蹙呕哕而不乐;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此二人者皆不行与语于轻荣华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荣华贱之正味也夫惟天下之习于荣华之荣而忸于贫贱之辱者尔后可与 语此。 今夫天下之所以奔忙于荣华者,我知之矣,而不敢以告人也。荣华之极,止于天子之相。而天子之相,果谁为之名邪?岂天为之名邪?其无乃亦人之自名邪?夫天下之官,上自三公,至于卿、医生,而下至于士。此四者,皆人之所自为也,而人亦自贵之。而令世之士,得为君子者,一为世之所弃, 则认为不若一命士之贵,而况以与三公争哉。且夫明公昔者之伏于南海,与夫今者之为东海也,君子岂有间于此间,而明公亦岂有以自轻而自重哉?洵认为明公之习于荣华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其尝之也盖已多矣,是以极言至此而无所迂曲。 洵,西蜀之匹夫,尝有志于当世,因循不遇,遂至于老。然其尝所欲见者,天下之士盖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公之何尝见,每认为恨。今明公来朝,而洵适在此,是以不得不见。 伏惟加察,幸甚! (选自苏洵《嘉祐集》,有删省) (注)①令尹子文:令尹,春秋期间楚国官名,位同国相。子文, 姓斗,名谷於菟,字子文。楚国内争,子文自毁其家,以纾国难。三 次被免除相位, 毫无愠色。 ②明公:关于闻名誉、 有地位的人的尊称, 此处指余靖,时任青州知州。 8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令尹子文之行 A.楚人高.  高:拾高 为弃于人 B.脱然..  脱然:不经意的样子 .不旋踵而南方乂安 C ..  乂安:太平无事 而不乐 D.莫不颦蹙呕哕..  呕哕:呕吐 8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组是( ) A.岂亦不足以见己大而 人小邪 侣鱼虾而 友麋鹿 . . B.明公之初自奋于 南海之滨 将请罪于 母,母不准 . . C.明公之 于进退之事 吾进而师之 . . D.其 无乃亦人之自名邪 其皆出于此乎 . . 83.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归纳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文章开头叙写楚国令尹子文宦途三起三落的事,目的是拿明公余 靖与其作类比,说明显公淡泊名利,品德崇高。 B.明公余靖宦途起家于南海,当上朝臣以后,抚慰边境,授命出使, 侃侃而谈,弹压刁悍不屈的外敌,声名远播。被罢黜后,十多年间蛰 居海滨,与世无争。后授命抚慰南方少量民族,不久就凯旋,又得朝 廷重用。 C.苏洵认为当世之士能身为朝臣成君子者,一旦被弃,还不如命士 尊贵,哪还可以与三公争列;而明公余靖却能卷土重来,得享爵禄,源 于他对进退的漠然心态,不自轻自重。 D.这封书信叙议联合, 言辞诚心,表达了苏洵对明公余靖宠辱不惊、 进退自如的广博胸怀的敬慕之情, 并以未能结纳他而深认为憾, 盼望 乘其来朝之机,得以一见。 84.用“/”给文中画波涛线的部分断句。 此二人者皆不行与语于轻荣华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荣华贱之正味 也夫惟天下之习于荣华之荣而忸于贫贱之辱者尔后可与语此 8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为之嚣嚣。 2)洵认为明公之习于荣华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其尝之也盖已多矣。 【答案】 81.A 82.A 83.B 84.此二人者/皆不行与语于轻荣华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责 贱之正味也/夫惟天下之习于荣华之荣/而忸于贫贱之辱者/尔后 可与语此 85.(1)所以喜怒不涉及他的心里,而他人却所以谈论纷繁。 2)我认为明公您习惯于荣华的尊荣,又拘泥于贫贱的

文档评论(0)

183****6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