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春节文化现象”系列评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网评:遏制“舌尖浪费”接力“光盘行动” ——聚焦“春节文化现象”系列评论之一 李泓冰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春节将至,国人一年里最丰盛的日子就在眼前了。羁旅他乡的游子,终于可以回家尝尝家乡菜,用妈妈的味道,烹出生命更替的丰盈与幸福。 从除夕到上元,中国人的春节相当漫长。聪明的祖先,在寂寞的冬季里树起一座界碑,纪念时间流逝,慎终追远,祭祖驱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以屠苏制酒怯病,以桃符当户避鬼。除旧布新之后,就是欣欣向荣的春天了。春节,原就是一个反思生命、享受生命的节日。 这些年来,好端端的春节曾变了味道,甚至成了腐败良机。宴席上不仅仅有味蕾的愉悦,年礼中不仅仅有温暖的心意,更有挥霍资源、暗通款曲的困惑。迎来送往、豪吃海喝,滋味绵长的年味儿,只剩下满足口腹之欲的狂欢,公款吃喝更是一年中最甚嚣尘上的时刻。公家埋单的无底洞,也洞穿了民间良俗,上行下效,使淳厚年俗与清廉风习一起被弃若鄙屣,令人痛心。 近年,决策层力推八项规定并继以重拳出击、雷厉风行狠刹公款吃喝送礼风;民间人士自发倡导“光盘行动”亦席卷全国,甚至“光盘”二字还入选年度热词,庙堂与江湖携手抵制“舌尖上的浪费”,或将还我屠苏桃符的新年况味。 一粥一饭,一丝一缕,不仅事关个人温饱,更事关大众福祉。从上到下,“光盘”流行,追求简朴的同频共振中,折射的是观念之变、风尚之新。 目前看来,对公款吃喝的严惩,已让官员们噤若寒蝉,各地各部门的招待费都出现了断崖式狂跌,令人额手称庆。而民间的“光盘行动”能否可持续,犹待今年春节的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时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高档酒楼、高价品牌酒、奢侈品专卖店则因“八项规定上”纷觉寒意袭人,于是有一种观点不胫而走,“反腐败,反浪费,好虽好,恐会抑制消费,进而抑制内需”。对此,商务部长陈德铭说:“靠奢侈浪费形成的畸形消费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扩大消费的根本依靠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面向大众的理性消费,而不是一小部分的高消费,甚至是浪费行为。” 这话说得明白透彻。鼓励适度消费,并非鼓励消费主义——把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当成身份象征、成功标志。而乐于为消费主义推波助澜的,是生产商和销售商。 “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销售分析家勒博的话不加掩饰。在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群中,消费已经成了一种宗教般的精神虚荣和自我满足。 与此同时,饥饿却并未远离中国。截至2014年底,中国仍有8000多万贫困人口,在湖南、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这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在500万以上,中国面临的贫困形势仍然很严峻。更具体地说,按新的贫困标准,他们一天靠不到6.3元钱度日,吃穿用行全在里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完中秋、国庆,再抓元旦、春节,一抓到底,久久为功”,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继续坚持“光盘行动”,吃光餐桌上最后一粒米、最后一口菜,就是反腐,是扶贫,是化解社会冲突,甚至是春节前后最切实也最可行的爱国行动,这最后一口,能不慎乎! 重温先人的春节故事:屠苏祛病,桃符驱鬼——今天的我们,祛官场之腐,驱口腹之靡,此其时也。 告别“低头族”过个“走心年” ——聚焦“春节文化现象”系列评论之二 姜泓冰 2015年02月10日08:2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春节回家,你会带上什么礼物,给父母,给家人,给亲朋? 早过了物质匮乏、物流不畅的年代,交通网络、连锁商业、电子商务互联互通,五湖四海的风景旅程、千里之外稀奇古怪的八方特产,拨个电话动下鼠标就可在家坐等送货上门,回家的人们再也不用大包小裹手提肩扛、东贩西运,想给家人朋友带上一两件他们需要又能引发节日惊喜的新鲜别致的礼物,也越来越难。 家里的老父老母,其实只有一个愿望:什么都不用带,只要带上你们自己回来,就好。 逢年过节,从紧张忙碌一成不变的工作节奏中停摆,阖家团聚,原本就是中国传统,“常回家看看”、“最大的孝顺是陪伴”的观念,近些年来也逐渐深入人心。但是,扪心自问,踏上归程或是身在家中的你,真的做到“带上自己回家”了吗? 微信圈里,有人刚刚转发一则“教养帖”,集中了几十项在中西方社会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待人处世基本行为规范、礼貌礼仪,比如在饭桌上不要只盯着吃自己喜欢的菜,不顾他人;比如将刀、剪等锐器递给他人时,要将尖端向着自己;比如行路中的谦让,同行时让老幼妇女和宾客走在更安全的内侧;比如聊天说话时,要双眼注视对方,认真倾听,不要走神敷衍或随意打断……每一种礼节习惯的缺失、自私粗鲁的盛行,或者都令人痛心疾首,但在我看来,今天的“教养帖”里,最需要“置顶”的,是一条新规则:在约会、交际场合,务必放下手机,不做低头族——请将你的眼神和注意力从手机世界拔脱出来,多与身边人对视、交流,而不是目在神游、心不在焉地敷衍他们。 春节回家的日子,尤其如此

文档评论(0)

天星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