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二单元第7课戊戌变法(共16张PPT)(人教版).pptVIP

历史:八上第二单元第7课戊戌变法(共16张PPT)(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重。 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时间: 2、原因: 3、目的(内容): 4、经过: 5、影响: 维新派的宣传活动: 时间: 内容: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 * * 近代化的探索 经济上: 政治上: 文化上: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一、背 景 甲午战争后,瓜分狂潮,危机严重 2、社会条件: 1、社会形势: 3、经济条件: 二、公车上书 1895年春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自强 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 考试的举人,联合上书光绪。 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 康有为像 梁启超像 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1、上书 2、创办报刊 3、办学会 《万国公报》 《中外纪闻》 定期集会讲演 改为 同: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富强 异:(顽固派)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维新派)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三、百日维新 1898.6.11~1898.9.21(103天)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四、戊戌六君子 西太后弄权政变 六君子人头落地 刘光第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林旭 谭嗣同 戊戌政变 谭嗣同的牺牲值得吗?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 4、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教训: 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清政府 ,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 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五、板书 戊戌变法 序幕—公车上书 政治团体形成—《中外纪闻》、强学会 高潮—百日维新 失败—戊戌政变 性质—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爱 国运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藏灵阁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4135152000030
认证主体深圳市南山区美旭的衣橱服饰店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40300MA5GRW267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