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 q V 2 1’ 1 并联 串联 低阻 高阻 2’ 组合方式的选择 低阻时,并联优于串联; 高阻时,串联优于并联。 ,则只能采 用串联操作; 如果单台泵所提供的最 大压头小于管路两端的 六、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 安装高度: 问题: 液面到泵入口处的垂直距离(Hg) 安装高度有无限制? Hg?,则p1? 当p1?pv, 叶轮中心汽化?汽泡 被抛向外围? ?凝结?局部真空 压力升高 ?周围液体高速冲向汽泡中心 ? 撞击叶片(水锤) 伴随现象 ①泵体振动并发出噪音 ②H, Q ? ?, 严重时不送液; ③时间长久,水锤冲击和化学腐蚀,损坏叶片 在槽液面0-0与泵入口1-1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1、气蚀现象 讨论 汽蚀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安装高度太高; ②被输送流体的温度太高,液体蒸汽压过高; ③吸入管路阻力或压头损失太高。 防止措施:把离心泵安装在恰当的高度位置上,确保泵内压强最低点处的静压超过工作温度下被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安装高度? ? ,?汽蚀 问题:如何确定Hg的上限 ——允许安装高度 2、有效汽蚀余量与必需汽蚀余量 有效汽蚀余量 ? ha 讨论: ? ha的大小与吸液管路高度、管径等有关,与泵本身无关。 泵入口处所具有的压头 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头 必需汽蚀余量 ? hr 表示液体从泵入口流到叶轮内最低压力点K处的全部压头损失。 泵入口处压头 叶轮压力最低处压头 饱和蒸汽压头 必需汽蚀余量?hr 有效汽蚀余量?ha ?hr大小与泵结构尺寸及液体流量有关。 讨论: 3、离心泵的最大安装高度 我们称此时的安装高度为最大安装高度,Hgmax。 讨论: 1、qV?,则Hgmax ?,保险? ;用可能的最大qV计算Hgmax 2、计算出的Hgmax 0, 低于贮槽液面安装 4、允许汽蚀余量与最大允许安装高度 注: 1、p0为贮槽液面上方的绝对压力,pa(当贮槽敞口时, p0即为当地环境大气压); 2、pV为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pa; 3、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必须小于最大允许安装高度; 七、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1、离心泵的类型 离心泵—— 输液性质— 水泵 耐腐蚀泵 油泵 杂质泵 吸液方式— 单吸泵 双吸泵 叶轮数目— 单级泵 多级泵 压头高低— 低压泵 中压泵 高压泵 (H20m水柱) (H50m水柱) (H=20~50m水柱) (1) 水泵—性质与水相似的液体 B型(IS型)——单级单吸悬臂式 H:5-125m,Q:6.3-400 D型——多级泵 压头较高 H:14-351 m Q:10.8-850 100D-67×3 多级泵 吸入口直径 单级扬程,m 级数 单级单吸离心泵 多级离心泵 流量较大 S型——双吸泵 H:9-140m, Q:120-12500 (2) 耐腐蚀泵(F型)——酸、碱液等 与被输送流体接触的材料全是耐腐蚀材料 密封要求高,一般采用机械密封。 H——灰口铸铁——浓硫酸 B——铬镍合金钢——弱腐蚀性液体 M——铬镍钼钛合金钢——浓硝酸 吸入口直径,mm 悬臂式耐腐蚀泵 材料代号 单端面轴封 40FM1-26 扬程,m 流体输送机械 概 述 流体输送设备分类: 输送液体—泵(pumps) 输送气体—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 空泵 按流体类型 按工作方式 旋转式:借助于高速旋转的叶轮使流体获得能量。包括离心式、轴流式输送机械 容积式:利用活塞或转子的挤压使流体升压以获得能量。包括往复式、旋转式输送机械 流体作用式:依靠能量转换原理以实现输送流体任务。如喷射泵 第一节、离心泵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 1、基本结构 固定的泵壳(Volute) 旋转的叶轮(impeller) 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3.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叶轮中心低压 液体吸入 灌泵 叶轮高 速旋转 离心作用 静压能和动能 叶轮 外缘 流道扩大 动能 静压能 液体排出 排液过程 吸液过程 泵壳 4.气缚现象: 装设底阀 (单向阀)(止逆阀) 二、主要部件 1、叶轮 作用 结构—— 前弯叶片、后弯叶片、径向叶片 类型—— 开式、半开式和闭式 单吸式和双吸式 吸入方式—— —— 传递能量 思考:三种叶轮中哪一种效率高? 闭式叶轮的内漏较弱些,敞式叶轮的最大。 但敞式叶轮和半闭式叶轮不易发生堵塞现象。 双吸式: ①吸液量大 ②无轴向推力 双吸 单吸 2、泵壳—— 汇集液体并导出液体,能量转换装置 4、轴封: 作用—防止漏液或外界空气漏进泵内 类型—软填料或机械(高)密封 3、导轮: 减少液体进入蜗壳时的碰撞 未装导轮 装导轮 三、主要性能参数 铭牌 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