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墙的传奇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同城墙的传奇故事 大同城墙是明代大将徐达在辽、金、元土城的基础上,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所筑。明朝的大同城池建筑壮丽雄观,是大同城最精美、最瑰丽的时期。 1369年,明军攻打大同,元朝守将弃城而逃。从此,大同城纳入了明朝版图。为了抵御元裔及北方蒙古游牧部落的入侵,明朝“高筑墙,广积粮”,修筑了工程浩大的长城、边墙,为中国历朝之最,并沿长城设置了九个边防重镇。由于大同地处最前沿,“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镇,便成了长城一线的防守重心,驻军总数占明朝兵力总数的1/12,享有“北方锁钥”和“大同士马甲天下”的美誉。 1391年,朱元璋为了加强大同的防卫力量,将其第十三子、18岁的朱桂封为“代王”,坐镇大同,作为大同的最高统治者和指挥者。代王在大同共传袭14代,直到明末被李自成军满门抄斩。 明代大同城墙高14米,周长5公里,城墙上有望楼54座。站在城墙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俯瞰全城。 大同城墙布防之严密,设施之坚固,建筑之高大,堪称我国历代军事重镇的规划建设中最杰出的典范,是古代城防罕有的“巍然天镇”。 望楼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是——观察、隐蔽、机动、射击、接应、制高和前线指挥所。 东北角的洪字楼,是大同城墙“望楼之最”,在我国古城城墙建设中所少有的,也是研究城垣建筑的珍贵实物。 大同城墙的特点是——外轮廓不是通常的平直做法,而是象齿轮一样,凸凹相间排列,可以很好地发挥侧射、策应和了望作用,防止“死角”部位的出现。 大同城墙外,还修有深5米、宽10米的护城河。护城河象一条彩带围绕着大同城,波光潋艳,荡漾着城墙的倒影,其壮美气势和秀丽景色,足以使人忘却战争硝烟,而作长日的观赏留连。明清两代,有许多文人学士都登临城池写下著名的咏怀之作。 明代,1449年,蒙古瓦刺部大举南下,大军直扑大同。22岁的明朝英宗皇帝朱祁镇,贸然亲征大同,酿成震动朝野的“土木堡”惨败——50万人全军覆没,朱祁镇被俘,随行大臣百余人被杀戮殆尽,瓦刺铁骑直逼北京。大同总兵郭登,带领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半年之内连续击退瓦剌军6次大规模攻击,致使其不能全力攻取北京,充分发挥了屏障三晋、藩卫京师的作用。代宗帝朱祁钰感慨地说:“大同,吾藩篱也。” 1465年至1567年,鞑靼、瓦剌部先后骚扰大同地区24次之多。为此,明朝对大同城墙进行了多次加固——筑“三关”插“两翼”,建起了操场城、南小城、东小城三座关城;在城东和城西修筑了聚乐堡、高山堡,作为大同城的左右两翼。随着族鞑靼部的兴起,又在大同北边修筑了外长城和边墙五堡镇边堡、镇川堡、镇鲁堡、镇河堡、宏赐堡。到明朝中叶,大同镇所管辖的边墙长城长达323公里,城堡583座,如道道重障护卫着大同。明代著名将领于谦,赞叹大同为:“百二连营秦壁垒,五原封锁汉封疆。”诗人李贽游览大同后,在诗中感慨:“此城真与铁城同!” 明末,烽火连年的大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571年“隆庆议和”之后,汉蒙化干戈为玉帛,熄灭了长城沿线燃烧了几十年的战火,之后直到明朝灭亡的70多年时间里,蒙古族和明王朝始终保持着和好关系。双方重行“互市”,大同变成了繁华的“边贸中心”,也就是从那时起,象征着刀剑、战火的城墙,化作了“友谊的彩虹”。之后几百年,大同城和周围的边墙、兵堡、烽火台,或遭到人为的毁损,或年久失修,逐渐被历史尘埃所淹没。但由于大同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炽热的宗教气氛,其后的大同仍不失为北方重要的军事重镇。 1644年正月,李自成50万农民军挥师北上,大同总兵姜镶开门迎接闯王入城。李自成在大同休整6天,杀死了第14代代王——朱传齌及全家,大同巡抚卫景瑗自缢。李自成军占据大同镇城,打开了通往京师北京的门户,长驱直入明朝都城,推翻了明王朝。 1644年5月,清军进攻大同,大同总兵姜镶看到难以为守,开门投降了清军。1648年,姜镶宣布反清,1649年正月,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出征,坐镇城东御河东岸曹福楼真武庙,四面围攻大同,用当时最先进的“红衣大炮”轰击大同。由于大同城高池深,防守坚固,大炮射程难及、无济于事。清军围攻了长达9个月之久,也没有攻下大同,多尔衮一筹莫展。最后因城内绝炊断粮,饥死殆尽,部将杨震威临危叛变,刺杀姜镶,开门降清,清军才得以进城。 用了9个月时间才拿下大同,摄政王多尔衮颜面尽失,清军统帅英王阿济格也因“久攻大同不下”而一度被罢除统帅,对大同深怀仇恨。清军进城后,把一肚子的羞怒倾泄在大同,多尔衮亲自下令,对大同“屠城斩墙”——除僧人道士,将城内的10万军民、官吏全部尽数屠尽,一时间,大同城尸横遍野,血流有声,顿成废墟。同时,城墙一律削掉五尺,毁坏一切防御工事。代王府也被付之一炬,只留下门前照壁——如今著名的大同九龙壁。姜镶住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