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
PAGE
PAGE 1
第二节 土 壤
合格考——大显身手
一、选择题
(2020·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高一期末)下图为土壤组成示意图,完成1~2题。
1.在成土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2.图示体现了( )
A.有机质因土壤而诞生
B.有机质含量受空气影响
C.水—气比例由矿物颗粒决定
D.各圈层对土壤有直接影响
『解 析』 第1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故选C。第2题,图中矿物质来自母岩,有机质来自生物体,水和空气分别来自水圈和大气圈,所以各圈层对土壤都有影响。故选D。
『答 案』 1.C 2.D
某学校组织学生到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游学活动,下图是他们见到的土壤景观,回答3~4题。
3.对黑土进行观察,最容易观察的是( )
A.土壤质地 B.土壤剖面
C.土壤颜色 D.土壤水分
4.黑土呈现黑色是( )
A.长期施用黑色肥料所致
B.黑色工业废水污染所致
C.地表长期积水所致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多所致
『解 析』 第3题,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是最容易观察的土壤特征。第4题,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所致。
『答 案』 3.C 4.D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a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b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a中甲为( )
A.有机层 B.淀积层
C.耕作层 D.犁底层
6.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解 析』 第5题,图a显示,甲位于淋溶层和成土母质层之间,为淀积层,故选B项。第6题,从图b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低;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表层土壤有机质较低,说明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多流水侵蚀作用。故选C 项。
『答 案』 5.B 6.C
(2020·山东济南高一上学期期末)2019年10月3日,某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同学们成功地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剖面中不同土层的土样标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据此完成7~8题。
7.返校实验后,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 )
A.气候 B.成土母质
C.生物 D.成土时间
8.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②大量施用化肥 ③增施熟石灰
④掺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 析』 第7题,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有:植被的枯枝落叶,气温、降水等,解题的关键由红壤得出是在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不利于有机质积累,所以导致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的基本因素是气候。选A。第8题,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土质黏重,呈酸性。所以改良的措施有秸秆还田,补充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增施熟石灰,中和酸性,平衡酸碱度;掺沙子改良土质黏重。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选B。
『答 案』 7.A 8.B
(2020·山东青岛高一上学期选科抽测)下图示意祁连山黑河上游三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关于土壤有机碳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下降很大
B.相同土壤深度,高寒草甸的有机碳密度最大
C.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现显著的表层聚集性
D.表层高寒沼泽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
10.影响黑河上游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植被类型 D.地形地势
『解 析』 第9题,由图看出,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其中以高寒沼泽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故选D。第10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小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是由于植被类型的不同导致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差异,故选C。
『答 案』 9.D 10.C
二、综合题
11. 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
(1)土壤中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如图中的________和经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形成的________。
(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________;具体体现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图中字母代表的是组成土壤的A: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1.3地球的历史.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1.4地球的圈层结构.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2.2.1大气受热过程.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2.2.2 大气热力环流.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3.1水循环.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3.2海水的性质.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3.3海水的运动.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8:6.1气象灾害.docx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8:6.2地质灾害.docx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8:6.3防灾减灾.docx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8: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docx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9:1.1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9: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9:1.4地球的圈层结构.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9: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9:2.2.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9:2.2.2大气运动.doc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docx VIP
- 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ppt VIP
- 《周杰伦全方位介绍》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docx VIP
- 《诗词里的科学》考试题库资料300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2030中国氯霉素滴眼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docx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课件及习题答案 第四章 调研文书.ppt VIP
- 生活适应四年级上册 食物安全 教学课件.pptx VIP
- 食品粉碎机械设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