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工业住宅区的大规模建设始于“一五”工业化建设期间,为了配套建国初期的大规模工业建设而展开。在苏联大规模援助及相关政策、原则的影响下,通过技术转移,苏联居住区的标准设计方法开始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工业住宅建设中。这一时期形成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规范为我国工业住宅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城市住宅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现代城市集合住宅发展史的原点。本研究在苏联对我国技术转移背景的语境下,追溯建国以来我国工业住宅区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建立从苏联到我国工业住宅区标准化设计之间技术转移的路径。
01苏联工业化住宅标准设计的发展概况
苏联很早就开始了对工业化住宅的相关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R”,搭建儿童在博物馆学习的桥梁 ——情感互动视角下博物馆的儿童展览解读.docx
- 3D打印混凝土墙体偏心受压性能研究.docx
- 1949—1966年中国博物馆女性从业者群体考察.docx
- CNN评选全球绿色建筑,8个可持续建筑的案例.docx
- JGT 160—2017《混凝土用机械锚栓》的性能试验和评定.docx
- WOHA建筑事务所融合人性场所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docx
- 北方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研究.docx
- 玻璃天桥和玻璃栈道中钢化玻璃的受力及设计分析.docx
- 博物馆参与式公众项目开发理念与策略 ——基于美国克拉克艺术中心相关实践的思考.docx
- 博物馆教育视角下的观众参观行为调查与分析——以“衣冠流徙 诗书粲然:馆藏西南联大民族调查文书资料展”为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