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7 一个粗瓷大碗》精品PPT课件.pptxVIP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7 一个粗瓷大碗》精品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三语上·第八单元新课导入 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收藏的一个粗瓷大碗,一个普普通通的碗为什么会被收藏在博物馆呢?它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知识锦囊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体 系以军事历史为主,主要从事收藏、 研究、陈列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 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史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教学目标1.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3.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心情、品质。人物简介 赵一曼,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中国共产党员,抗日民族英雄,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6月二次被俘,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四川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自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字词学习chén lián táng gāng liáng陈列 联络搪瓷缸 高粱 dùn zhēn gé xí一顿 侦察革命 袭击xùn kēng chuī通讯员吭声 炊事员多音字(还有)hái还(归还)huán①这么晚了,妈妈还(hái)在加班。 ②我借的书已经还(huán)给他了。整体感知 本文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用碗的前后经过,赞美了她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一次”与“感人”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读一读这段话,说说哪些字词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赵一曼仅用过一次这个碗,它的感人之处又在哪里呢?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知识锦囊倒 叙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送碗”与“还碗”赵一曼没有碗的日子很长小通讯员“找碗”和“送碗”的急切——对赵一曼的关心。 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粗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自主探究 自读课文3~4自然段,想一想赵一曼对送来的碗是什么态度呢?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试着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赵一曼和小通讯员的话。语言描写 赵一曼以为小通讯员从老百姓那里拿来了碗送给自己,所以坚决要求退回去。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以身作则,爱护老百姓) “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通讯员为难地说。“盛饭”与“倒饭”学习5~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从哪些句子、字词可以看出赵一曼关心、爱护同志?为什么“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侧面反映出赵一曼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同时也表现了小通讯员对赵一曼的关心。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倒盛满满一碗高粱米饭半碗野菜粥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 试着分角色读一读对话。“急叫”与“笑说”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着急)(轻松、幽默) 赵一曼对胜利的期盼和对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憧憬。侧面表现出赵一曼对战士们的关心。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合作探

文档评论(0)

****we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