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拜师的故事讲什么
年轻的时候孔子曾拜在大思想家老子门下学习学问,并且据传,他还曾拜一个被人称为神童的七岁儿童为师,虚心向其学习,而孔子作为圣人却不耻下问的举动也被世人所敬重和传颂。
孔子年轻时即使已经是非常有名的老师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够,还需要学习。于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为拜师离开家乡,前往洛阳寻找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与洛阳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孔子一路风尘仆仆,日夜赶路,终于在几个月后走到了洛阳。在城外,孔子看到一个身穿长袍站在马车旁的七十多岁老人,头发胡子都花白了,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孔子觉得这样的老人大概就是他所想要找的老师了,就上前行礼并询问老人是否是老子先生。老子对于自己一眼就被人认出来很纳闷,在听到孔子说想要拜他为师学习学问时,更为纳闷,就问孔子的学问不比自己差,为什么还要拜他为师。孔子听后再次行了一次礼,回答老子学无止境,老子先生学识渊博,拜先生为师,自己肯定会有所进步。从此,孔子每天都跟老子在一起,随时随地向老子请教他的疑问,而作为老师的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全部教授给了孔子。
不论是孔子拜学问不比他差的老子为师,还是在传闻中他拜一个七岁孩童为师,在孔子的这些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不耻下问的品德,以及他对学问的热衷追求。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前622年—前54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宋国的贵族,后来流亡,来到了鲁国昌平陬。叔梁纥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人才和品德非常的出众,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身怀武艺。大家称赞叔梁纥、孟氏秦堇父、鲁国将军狄虒弥为“鲁国三虎将”。
叔梁纥逃亡到鲁国之后,就在那里定居下来。其夫人施式为他生了九个女儿,小妾为他生了一个男孩。这位男长子,名为孟皮,字伯尼。但是伯尼在童年时期遭遇不幸,身体留下缺陷,不能继任叔梁纥的后位。于是,叔梁纥将邹曼父过继到自己的门下,让他与伯尼生活在一起。虽然过继来了个儿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亲骨肉。自古男儿传宗接代是最重要的事,这让叔梁纥沉浸在无子嗣的苦虑中。告老怀乡之后,温柔贤惠的原配夫人就劝他再纳妾。感于夫人的真心和对后继之人的期盼,于是向颜家求婚娶得了美娇娘颜三小姐,并成功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儿。因为这个男孩是在尼山怀上的,所以取名为孔丘,也就是对后世做出极大贡献的孔子。
生下孔丘时,叔梁纥已经70高龄了。三年后,叔梁纥重病,离别之际,把孔丘交托给颜征,期盼日后能够成才。终于,望着妻子和孔丘,便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人世,死后葬在了防山。孔子也不负父亲的期望,最终成为一代大儒。叔梁纥因此受到历任皇帝的赞赏,封谥启圣王。
孔子是中国儒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儒学思想对整个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推崇孔子的热潮一波盖过一波,从未消退,与孔子相关的一切都成为人们了解孔子学习孔子的直达票。清嘉庆时,挖掘出来一个古碑,上面刻着孔子孔子闻韶处。
孔子闻韶处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齐都镇韶院村,早在嘉庆时就挖掘出土了这块古碑,继续挖掘挖出了好几块石磐,出土的地方位于枣园村,后来因为挖出了带有孔子闻韶处字样的古碑,于是改名叫做韶院村。到了宣统时期,古碑消失了,当地的老板姓害怕古迹没有传承,于是于1911年另立了一个石碑,石碑上面仍旧刻着孔子闻韶处这五个字。
现在的孔子闻韶处位于烧村的北面,是一座仿古建筑,规模不大,整体格调呈现浅灰色。在建筑的北墙上嵌着一块石碑,上面用隶书刻着孔子闻韶处五个大字。在石碑的左右两边,嵌着石刻,左边是舞乐图,图中两人坐在地上,一人吹管一人看,双双沉醉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下面则是两个舞女,长裙飘飘,伴着音乐翩翩起舞。而右边则刻着简介。大致内容是在虞舜时期,出现了一种乐舞,名叫“韶”,又被称为“箫韶”或“韶箫”。这个韶乐共有九章,是一种高雅的乐舞。后来传到了春秋时期,韶乐还深受喜爱。在论语中是这样评价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而这幅乐舞图和孔子在齐闻韶石刻是在1982年的时候政府出资嵌刻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