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语写作.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导语写作 导语讲课提纲 一、导语概述 二、一二代导语基本结构分析 三、导语写作的误区 四、导语写作和构思技巧 五、导语赏析 一、导语概述 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 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第一代导语即六何导语: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如何,最大程度上消除了事件的不确定性。 二、一二代导语基本结构分析 怎样才能写出精彩的导语 ? 首先一点是要打破常规,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自由地写导语。 其次是追求轻松的笔调,把导语写得生动、俏皮、幽默、鲜活,既出奇制胜,又富有神韵。 三是从不同角度切入。 三、导语写作和构思技巧 导语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 只能金子里挑钻石,选取最大的钻石。绝对不能金子里挑沙子 。 导语应该是故事的高潮。 技巧 1. 导语中选用的事实,必须是到了非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可的地步。这种事实有一种紧紧抓住你的读者的力量;所报道的事实或描述的观点有新意或新的味道; 2. 坚持倒金子塔结构,导语不得超过50个字。最好是一句话导语,最多不能超过两句话; 3. 导语内容越具体越好。但是,不要包括太细的细节内容。 4. 导语要有一个兴奋点或卖点; 导语要调动读者的情绪,而不是他的大脑; 导语选择什么样的新观点或言论的时候,编辑和记者必须跟着当地读者走, 按照他们的情绪写文章.否则会引起读者对报纸的反感; 5. 用讲故事的口吻写导语,好像你在跟一个坐在你对面的人讲故事; 6. 要从具体的问题入手,然后再拓展话题; 技巧 7. 只使用最明晰的事例和数据。 8. 导语要具有视觉感, 让人读起来忘不掉。 9. 导语写作要有针对性,要明白稿件是给谁写的。 10. 导语千万不要空, 要感人。 11. 导语要以小见大,导语中最好能见到人,人还要有名有姓; 读起来真实、可亲、可信。 技巧 12. 通过事实的取舍,在导语中表达记者的立场和感情。 13. 善于把国内或国际关心的重大新闻找个地方新闻挂钩去报道。 14. 尽量使用直接了当,生动的,不拘形式的语言和短句子;导语要具体, 如使用真实的姓名, 地名和事件的描述, 使你提出的问题和论点鲜活起来。 15. 导语中不应该有一个多余的字; 16. 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导语,不是让人读起来高兴的导语,而是让人读后感到一种生气的力量在驱动你把故事读完。 17. 最重要的是,你的导语必须首先牢牢地抓住报纸的编辑.通过很微妙的写作技巧引起编辑的注意。 立片言以居要 一语破的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设置悬念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欲擒故纵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化静为动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拟人修辞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数字对比 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速写勾画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