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VIP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2 2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1 1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 隋朝建立 B. 隋灭陈,完成统一 C. 开凿大运河 D. 隋朝创立科举制度 唐代诗人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的应该是唐代哪种瓷器?(  ) A. 唐三彩 B. 白瓷 C. 青瓷 D. 景德镇瓷器 诗歌既抒发作者情怀,也反映社会现象。下列诗句描写的社会现象反映的是(  ) 诗句一: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诗句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宋朝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朝(  ) A. 重文轻武 B. 民贵君轻 C. 休养生息 D. 重农抑商 如图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是(  ) A. 商品经济发展 B. 耕地面积增加 C. 海外贸易兴起 D. 经济重心南移 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这里所说的第三种“发明”是指我国古代的(  ) A. 指南针 B. 火药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下列政权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①③ D. ②①④③ 如图所示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在(  )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梳理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表格,其体现的主题是(  ) 朝代 隋朝 唐朝 宋朝 明朝 变化 创立(设进士科) 完善(殿试制度) 繁荣(增加名额) 僵化(八股取士) A. 中外文化交流 B. 科举制度发展 C. 民族关系发展 D. 君主专制强化 如图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节目宣传照,请你判断这期介绍的历史典籍的作者是(  ) A. 李时珍 B. 徐光启 C. 施耐庵 D. 宋应星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名人与其成就搭配错误的选项是(  ) A. 罗贯中--《红楼梦》 B. 关汉卿--《窦娥冤》 C. 吴承恩--《西游记》 D. 汤显祖--《牡丹亭》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0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示意图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所示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帝(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歉收),遣使就福建取 ▲三万斛,分给三路种……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 --《宋史?食货志》 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是北宋时从越南引进的哪一优良品种? 材料三清朝前期中国耕地面积统计简表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据材料三,指出1661年-1766年的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是国家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当时,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 材料二三幅文物图 材料二中的三幅文物图能佐证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哪一地区进行管辖?从哪个朝代开始中央政府对这一地区正式管辖? 材料三清朝巩固西北边疆的两幅图 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两种不同方式? 材料四不同历史时期的台湾称谓表 历史时期 台湾的称谓 三国 夷洲 隋朝 流求 元朝 琉球 清朝 台湾 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哪一位民族英雄从荷兰殖民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 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对外政策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位使者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与两幅图片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 材料二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孤独的巍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中学试卷资料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1月3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