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人的抗战(四则).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人的抗战 (四则 ) 傅斯年:呼吁组织青年军 傅斯年响应该时政府呼吁组织 “青年军”,动员研究所内的青年从军。 他说:“你们此刻不从军, 未来抗战结束后,你们的子女问你们:‘爸爸,你在抗日战争中做了些什么?你们将如何回答呢?’ ”跟从傅斯年多年的侄子傅乐德报名从军, 傅斯年去信鼓舞:“你此次从军,实在的好事。此时青年总当以爱国第一,立起志气来,做于国家有利的事。我们这一辈的人,太多自轻自贱,或许恶棍无能,把这样的场面交给你们一辈的手中,实在愧疚!只盼中国在你们这一代的手中,成为一个近代的安乐国家! ”其谆谆之情,震惊人心。 郁达夫:为抗战奋不管身 郁达夫先生是日本侵华战争中最后一个被日寇残 害的文假名人。他罹难的时间是 1945 年 8 月 29 日晚,那已经是 8 月 15 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诚的两周以后了。郁达夫是一位踊跃参加抗日救国的猛士。 1938 年 3 月,他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建立大会,入选为 理事,为抗战而奔走。 8 月 1 日,他在香港《星岛日报?星座》创刊号发布《抗战周年》一文,宣传抗战必胜。12 月,他偕妻王映霞、长子郁飞走开福州去新加坡。今后,他身在异域,隐姓埋名,仍旧以不一样的方式和日本鬼子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其最后的结局,让人扼腕惋惜。 (编写 /张金余) 老舍:用笔看作抗战的武器 在家国濒危之际,老舍放弃全部个人的情绪,以 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为重,以笔为枪, “写什么都好, 如何写都行, 只需它有利于抗战。 ”为了宣传抗战, 他 开始集中笔墨致力于平常文艺的写作。他不管得失毁 誉,勇敢地探究, 试试各样民间的平常文艺形式, “于 小说杂文以外,我还练习了鼓词、民歌、话剧、新诗、 大鼓书,甚至还写了数来宝。 ”面对各种非讲和疑虑, 老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感觉我的一段鼓词若能 鼓舞了一些人去拼死抗战,就算尽了我的菲薄的力 量。”老舍先生用笔看作抗战的武器, 其行为令人敬重。陈寅恪:踏上了抗战逃亡路 1941 年,陈寅恪应邀往欧洲讲学,路过香港遭受 太平洋战事。日军占据香港后,陈寅恪在家闲居,已 无任何生活根源,全家生活困顿不堪。只管这样,困 居香港的陈寅遵守志不移,宁死不受日方救援,果断 拒绝与敌伪合作。作为中国文史学界的泰斗,陈寅恪 自然也会遇到日本很多有名东洋史学者尊崇。 1941 年旧历年末,食品奇缺,有人送来整袋粮食。因来路不明,陈寅恪拒收。日自己又存心请陈寅恪到陷落的上 海或广州任教,并以 40 万港币强付陈寅恪办东方文化学院,均遭陈寅恪严拒。此后,陈寅恪先生当仁不让地踏上了抗战逃亡的路程。

文档评论(0)

135****99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