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 秋分诗歌大全_秋分古诗词十二首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 22℃以下,对于秋分的诗歌,大家还记得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 2021 秋分诗歌大全_秋分古诗词十二首最新,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关于“秋分诗歌”内容推荐↓↓
★秋分的优美诗词★
★最经典秋分诗词★
★有关秋分的经典古诗词★
★秋分古诗词大全★
★描写秋分节气的古诗词★
▼秋分诗歌大全(一) 点绛唇·金气秋分
年代: 宋 作者: 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秋分诗歌大全(二) 摇捱遍/采莲令
年代: 宋 作者: 史浩
南邻幄丹宫,赤伏显符记。
朱陵曜绮绣,箕翼炯、瑞光腾起。
每岁秋分老人见,表皇家、袭庆迎祺。天子当膺,无疆万岁。
北窥玄冥,魁杓拥佳气。长拱极、终古无移。
论南北东西。
相直何啻千万里。信难计。
▼秋分诗歌大全(三) 水调歌头·叔父茅封贵年代: 宋 作者: 牟巘
叔父茅封贵,先帝棣华亲。 平生为善最乐,夙德宛天人。
玉叶金枝方茂,瑶沼丹壶如画,光景镇长新。五福一日寿,万象总皆春。
正秋分,记初度,绂缠麟。 传宣来自绛阙,瑞采蔚轮囷。
乐有钧天九奏,尊有仙家九酝,翠釜紫驼珍。笑把南山指,还以祝严宸。
▼秋分诗歌大全(四) 再过王辂原居纳凉
年代: 唐 作者: 周贺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秋分诗歌大全(五) 夜喜贺兰三见访
年代: 唐 作者: 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秋分诗歌大全(六)
《客中秋夜》
【明】孙作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秋分诗歌大全(七)
《和孟世功秋日吴江见寄》
【宋】吴芾
扁舟西去气凌云,坐看鱼龙跃浪纹。风起白苹初日晚,霜雕红叶欲秋分。忘机鸥鹭情相狎,入笔江山句不群。正恐功名来追逐,烟波深处未留君。
▼秋分诗歌大全(八)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秋分诗歌大全(九)
《中秋对月》
【唐】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秋分诗歌大全(十)
《癸未中秋》
【宋】杨公远
凉入郊墟暑渐微,奈何节序暗推移。
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按舞霓裳仙绰约,长舂灵药兔迷离。广寒宫桂花空发,近世无人折一枝。
▼秋分诗歌大全(十一) 秋分一首
宋代:苏籀
礎湿岚昏近海多,剑霜清刮手亲磨。轮囷马栈非难整,索漠牛衣且勿呵。好住延陵皋泽去,强同溱洧济人过。坐令幽谷还乔木,感论中原喻尉佗。
苏籀,苏辙之孙,苏籀作为一代文豪之后,具有优秀的文学才华,这是从古至今人们所公认的
▼秋分诗歌大全(十二)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宋代:强至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醖蚁消。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圆前距望非遥。如今昼夜均长短,占录无劳史姓谯。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乾兴元年(1022 年)生。庆历五年(1045 年),乡试第一,庆历六年(1046 年)进士,皇佑二年(1050 年)-皇祐三年(1051 年)充泗州司理参军,至和二年(1055 年)任浦江令、东阳、元城令。治平四年(1067 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 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 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以疾卒于官,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