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1 -- 人教版高三.docVIP

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1 -- 人教版高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PAGE1 / NUMPAGES3 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1 -- 人教版高三 试题预览 -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备考金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品和人品 肖瑞峰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 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在这方面最简明的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最早将诗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的是先秦时期的“诗言志”思想?所谓“诗言志”是指诗应当抒写人的情志,应当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在表现?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为心声”的命题?“文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这段话是苏轼评论他弟弟的?后人都认为三苏里面最有才气的是苏轼而不是苏辙?在苏轼的眼里,弟弟的文章超过了他,而世人不理解? 后来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就太多了,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我们有理由强调:欲醇诗品,先正人品?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融合?要正诗品就要像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 1.根据文本,下列选项中无法说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的一项是(3分)() A.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做一个全面的考察,“文如其人”确实比较普遍,这是一种史实? B.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可见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 C.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不断提升,人的品行?品性?品德才会不断提升? D.要达到诗品和人品的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盒子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