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VIP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9 -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试卷说明: 本卷共二大题,36小题,答案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载(周)武王克殷后造新都镐京,是为宗周。后又于洛阳建一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成周”的修建意在 A.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B.维护分封制度 C.强化西周在东方的控制力????????????????? ?D.满足关中经济需求 2.《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他责骂或责打你,作儿子的都应该在脸上挂着愉悦的神色,否则,就会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乃“人之大行”,可谓大孝。这说明荀子的主张 A.丰富了民本的内涵 B.发展了孝道的思想 C.强调了仁爱的意义 D.突出了德治的主张 3.有学者特别推崇古代中国“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其特征是“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这样的体制实质上 A.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C.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独尊 D.导致了国家机构的分裂 4.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因为 A.造纸术的发明 B.印刷术的推广 C.指南针的应用 D.对外交往频繁 5.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6.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佣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亩。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由此可知, 当时新城地区 A.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B.商业市镇空前繁荣 C.农业生产逐渐衰落 D.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7.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与此情形直接相关的是 A.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 B.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 C.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D.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 8.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至1900年,五十年间上海由外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女校16所; 而自1898年国人自己创办第一所私立女校起,至1917年的二十年间上海国人自办的私立女校有43所,外国教会学校创办的私立女校在此期间增加11所。私立女校的增加 A.促进中国女性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B.成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主要方式 C.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D.根本瓦解了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 9.“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10.1903年10月,《申报》载文:“考东西洋各国所出各报,必经官吏核明,始行刊布,其于谤议泄漏,亦皆悬为厉禁。中国未有报律,故终无法以处之。必欲整顿各报,非修订报律不可。否则非徒禁人阅看、禁人代售均为无益之空言。”这反映出 A.清政府加强了新闻立法管制 B.新政期间大众传媒得到了发展 C.外国人垄断中国新闻报刊业 D.清政府实行禁止华人办报政策 11.严复在1913年发表的《思古篇》中写道:“……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表明严复 A.重拾“中体西用”思想 B.质疑中国之“国性民质” C.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