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VIP

福建省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 教育文档 可修改 欢迎下载 PAGE 1 -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总分10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2018-11-08 一、单选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1.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始实行;C项说法错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除了分封制外还有宗法制和礼乐制度。D项正确,因为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而实行分封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地方,稳定西周的统治。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A. 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 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 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 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答案】D 【解析】 秦代焚书坑儒,而汉代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都是强化儒家理论道德,但由此可知,秦汉的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同点解决的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故D项正确;秦代不是强化伦理规范,故A项错误。不管是秦代的“禁”,还是汉代的“尊”,都没有禁绝其他思想学派,故B项错误;秦代的焚书坑儒引起了反抗,但是汉代经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确立起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C项错误。 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 A. 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 B. 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 C. 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 D. 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由材料“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可知,司隶校尉的设置有利于京畿稳定,故B正确;刺史是中央派出监督地方的官员,这与材料“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不相符,排除A;门下封驳与材料中司隶校尉不相符,故排除C;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在后期出现七国之乱,威胁中央集权,但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排除D。 4.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A. 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 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商业发达推动风俗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说明当时大部分家庭都是以小家庭的方式存在,从根源上来说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得以出现,C项正确;传统家庭观被颠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客观史实,A项错误;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才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商业发达与小家庭为主的家庭形式关系不大,D项排除。 5.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A. 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 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 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 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说明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故选B。AD在题干中无从体现。C与题干相矛盾,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而非固化了社会等级。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 【名师点睛】科举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科举虽已废除百年,但它所体现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客观、公平、公正等原则,仍有深远影响。 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当时(宋代)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这种现象导致 A. 纸币产生成为必然 B. 坊市制度打破成为必然 C. 宋代重视对外贸易 D.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