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 环境风险评价
3.1 风险识别
3.1.1 风险物质识别
根据 《危险化学品名录》 中的规定, 本项目净水工艺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品
为液氯。其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分析如下:
理化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 -101 ℃ ,沸点 -34.5 ℃,相
对密度 ( 水=1)1.47 ,相对密度 ( 空气 =1)2.48 。易溶于水、碱液。
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的表现;
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 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 出现呼
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
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 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
生“电击样”死亡。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 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
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侵入途径:吸入。
危险标记: 6 (有毒气体)
3.1.2 风险单元的识别
在整个加氯过程中大多数设备都是在部分真空下工作的, 一般情况不易产生
氯气的泄漏。 根据类比调查, 氯气泄漏的原因主要是换瓶时操作不当, 管道使用
时间过长而破损, 阀门连接部件垫圈受损及阀门质量不高等引起, 其中较为常见
的是在换瓶时,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紫铜管中留有的少量液氯的泄漏。
一般的加氯消毒工艺如图 3。
液氯钢瓶 液氯管路 蒸发器 流量计
流量计控制阀 溶氯器 清水池
图 3 加氯消毒工艺流程图
3.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3.2.1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为使环境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 必须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制定完备的安
全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生产操作过程中, 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提高事故防范措施。 加氯设备必须配
备相应的报警系统,配备自动喷水系统等应急预防设施,一旦发生事故性泄漏,
3
报警系统即会自动报警 ( 报警浓度为 1ppm(0.3158mg/Nm)) ,并可开启机械通风设
备,抽取含氯空气,再经喷淋设备处理后排空。
自动喷水池的废水需进行单独处理, 经中和处理, 沉淀后排放。 在厂区四周
种植一些常绿高大抗性树种,形成绿色屏障。
3.2.2 事故应急措施
①泄露: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150
米,大泄漏时隔离 450 米,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 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 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 ( 酸
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 ) 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要
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把废气通入过量的还原性溶液中 ( 亚硫酸氢盐、亚铁盐、
硫代亚硫酸钠溶液 ) ,中和后用水冲支下水道。废水中的氯气和氯化铝电解中氯
气回收。
②消防:本品不燃。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