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己诏的政治作用与意义研究论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罪己诏的政治作用与意义研究论文 罪己诏的政治作用与意义研究全文如下: 【摘 要】罪己诏是中国古代皇帝下达的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政治文书,其历史几乎贯穿整个封建时代。对于掌握基本不受约束的封建专制权力的君主来说,能够下诏罪己,对天下布告自身的过失,是封建政治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文章首先考察了罪己诏的概念与内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最后分析其政治作用及意义,对封建帝王下诏罪己这一特殊的政治现象略作梳理和探析。 罪己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夏禹和商汤,“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而严格意义上的罪己诏则是由汉文帝颁布的,由此延续近两千年,成为中国封建政治中的一种特殊传统,构成中国传统政治资源的一部分。研究罪己诏的内容、性质、作用和意义,给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诸多面相提供了一个视角,也给对比当今中国的社会政治现象提供了一面镜子。 一、罪己诏的概念 所谓罪己诏,是指中国古代皇帝下达的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政治文书。“罪己”意即引咎自责,频繁见诸于古代经史子集,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的开创者夏禹。范晔《后汉书》中提到:昔禹巡狩苍梧,见市杀人,下车而哭之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魏文帝黄初二年222年六月发生日食,有司奏请罢免太尉,文帝为此下诏曰:“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罪己之义乎?”贞观年间魏征曾上书唐太宗希望他能够“采尧舜之诽谤,追禹汤之罪己”。 可以在诸多古籍中看到,禹汤开罪己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皇帝往往以禹汤作为榜样,臣子也常常援引禹汤的罪己行为的例子劝诫君主规范自身行为。 所谓“诏”,本为动词,有“召而与言”的意思,后又引申为“教诲”、“指导”之意。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规定将皇帝下达的文书称为“诏”,此后为历代所沿用。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写道:“按刘勰言,古者王言,若轩辕、唐、虞同称为命,至三代始兼诏誓而称之,今见于《书》者是也,秦并天下,改命为制,令曰诏,于是诏兴焉。汉初,定命三品,其三曰诏后世因之。”也就是说,从严格意义上而言,禹汤并非是罪己诏的开创者,而是仅仅是实行罪己这一封建君主的特殊政治行为的第一人。在历史上,颁布罪己诏的第一人,是汉文帝刘恒。 汉孝文皇帝二年前202年,发生日食。这种自然界的异相,汉文帝颁布诏书,直承自己施政的过失,承担天降灾异的责任,其诏曰: “……天下治乱,在予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大德矣!今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丐以启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繇费以便民。朕既不能远德,故 然念外人之有非,是以设备未息,今纵不能罢边囤戍,有饬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 汉文帝的这篇罪己诏,言辞恳切,态度谦恭,成为中国封建史上严格意义上的第一篇罪己诏。 二、罪己诏的内容 罪己诏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天降灾异、祸乱和自我反省。 所谓天降灾异,主要是指日食、月食、彗星、地震、瘟疫、洪涝及其他在古人看来十分诡异神秘的自然现象。因为儒家“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们往往将这些所谓的“灾异”现象附会为上天对于统治者的警示或惩戒,赋予这些自然现象以浓厚的人文色彩。 如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发生地震,汉宣帝颁布罪己诏 在这份罪己诏中,汉宣帝直承“甚惧焉”,他表现出诚恳的求直言的态度,“有能箴朕过失,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以匡朕之不逮”,并对自己的施政进行了深刻反省,“朕既不德,不能附远,是以边境屯戍未息,今复饬兵重屯,久劳百姓,非所以绥天下也”。 祸乱主要是指流民起义、悍将叛乱、宦官或外戚专权、朋党之争等造成封建统治不稳的“人祸”。祸乱的产生,与封建帝王自身的执政能力息息相关,封建帝王对于祸乱的产生往往要负主要甚至全部责任。通过对自身执政能力、个人品德、施政方针的深刻反省,改变专制权力的傲慢态度,卑以自牧,笼络人心,改变以往的错误政策,以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 以自我批评与反省为主要的内容的罪己诏,往往是因为封建帝王为神秘的自然现象所摄,或者封建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在臣下的强烈要求之下颁布的。 三、罪己诏产生的原因 罪己诏产生的思想基础,是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和“内圣外王”的道德要求。 在“天人感应”的理论影响下,封建帝王要对破坏性巨大的自然灾害、神秘诡异的天文现象以及其他罕见的自然现象的出现负责。封建统治者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于“天”,对于“天”的神化,赋予它至高的权威等一系列的魅化行为,实质上是对封建皇权进行“加魅”。而封建帝王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代理人“天子”,那么对于“天意”

文档评论(0)

亦起学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湖北亦贤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1023MA4F181CX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