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石油产品分析;由何而来呢?;§5.2 密度的测定;密度瓶法;;密度计法;韦氏天平法;表6-1 不同骑码在各个位置的读数;;;馏程测定装置
1-热源;2-温度计;3-隔热板;4-隔热板架;
5-蒸馏瓶外罩;6-冷凝器;7-接受器;馏出温度计算:;;;测定某石油产品的馏程时,数据如下:;解:(1)计算初馏点的校正温度
已知: =0.1℃,t1=196.0℃,t2=62℃,h=145.0℃
=0.00016×(196.0-145.0)×(196.0-62)=1.08℃
查表6-3,室温20℃时, =0.333kPa;查表6-4,并采用插入法计算得:
= -0.123kPa,于是:
=102.035-0.333-(-0.123)=101.8kPa
查表6-2,t1=196.0℃,K=0.420kPa/℃
=0.420×(101.3-101.8)=-0.210℃
于是,初馏点的校正温度: ;(2)计算终馏点的校正温度
已知: =0.1℃,t1=207.0℃,t2=62℃,h=145.0℃
=0.00016×(207.0-145.0)×(207.0-62)=1.44℃
查表6-2,t1=207.0℃,K=0.430kPa/℃
=0.430×(101.3-101.8)=-0.215℃
于是,终馏点的校正温度:
=207.0+0.1+1.44-0.215=208.3℃ ;§5.4 黏度的测定;绝对黏度(动力粘度)测定 ;;结果计算;;运动黏度测定 ;毛细管黏度计一组共13支,内径分别为0.4、0.6、0.8、1.0、1.2、1.5、2.0、2.5、3.0、3.5、4.0、5.0和6.0 mm。 ;恒温浴缸装置示意图
1-重锤;2-透明外壳;3-电加热器;
4-黏度计夹;5-温度计插孔;;(1)选用的黏度计应使试样流出时间在
120~480 s内;
(2)在0℃及更低温度测定高黏度试样
时,流出时间可增加至900 s;
(3)在20℃测定液体燃料时,流出时间
可减少至60 s。 ;条件黏度测定 ;(1)赛氏黏度 ; 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恩氏黏度计中流出200mL所需的时间与20℃时从同一黏度计中流出200mL水所需的时间之比,用符号Et表示 ;接受量瓶 ;§5.4 闪点和燃点的测定;性质;测定方法;开口杯法 ;闭口杯法 ;ZHK301开口闪点全自动测定仪
1-测试头;2-温度传感器;3-点火杆;4-点火器;5-样品杯;
6-加热器;7-打印装置;8-LCD;9-按键;10-电源开关;; ZHB201A型闭口闪点全自动测定仪
1-测试头;2-自动点火器;3-杯盖;4-温度传感器;
5-燃气调节阀;6-样品杯;7-打印装置;
8-显示屏;9-按键;10-电源开关 ;§5.4 其它项目的测定;测定方法;水分的测定 ;2. 有机溶剂蒸馏法 ;;碘值的测定 ;ICl + KI ===I2 + KCl
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计算;车用汽油辛烷值的测定 ;测定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