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塌陷防治工程设计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面塌陷防治工程设计研究 1塌陷区地质环境概况 1.1地形地貌。塌陷区为溶蚀丘陵地貌,地势整体东、南两侧较高,东北侧较低,工作区海拔在82.5~131.6m,最高点位于东北部山坡顶,标高131.6m,最低点位于西北部农田区,标高82.5m;区内地形坡度5~15°。塌陷坑所在位置微地貌为一丘包上,海拔在92.6~108.5m。场地区内及周边区域以工矿厂区、农田、水塘、荒地和林地为主。1.2气象水文。塌陷区位于宁乡县煤炭坝镇境内,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17.8℃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58.0mm。根据调查,区内地表径流条件较好,周围地表水系不发育,但人工沟渠、山塘等较多,山塘面积均较小,一般为600m2以内。塌陷区属于群英河流域,群英河发源于煤炭坝镇的金泉山一带,该河河床塌陷、河水漏失问题严重,特别是塌陷区东北部3~4km(煤炭坝镇的贺石桥村与富家村交界处)地段,河床中和两岸地面塌陷极为发育,河水漏失严重,河水几乎断流,全部渗入地下。1.3地层岩性。根据搜集分析地质资料及钻孔揭露,塌陷区及周边出露的地层上部为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h)、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t)、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其中茅口组厚层状灰岩及泥质灰岩在塌陷区大量分布,并且也是煤炭坝地区岩溶发育最强的地层岩组,裂隙、溶洞较发育。1.4地质构造与地震。塌陷区位于煤炭坝复式向斜西北翼,该向斜为向南西突出,向北东敞开的弧形构造,形似马蹄。较为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一方面使得塌陷区基岩节理裂隙更加发育加速了下伏基岩岩溶发育,另一方面使得塌陷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因此区内的地质构造为地面塌陷发育的基础条件的形成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塌陷区为建筑抗震设防Ⅵ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区域地壳是基本稳定的。1.5人类工程活动。区内人类活动强烈,原有开采矿山主要有两个,塌陷区北西侧为宁乡县斑鸠凼采石场、塌陷区范围及东南侧为青山煤矿二工区,分别开采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岩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煤层,均为地下开采,先已停产。1.6岩溶发育特征。本次验证实施的5个钻孔,钻孔岩溶见洞率40%,在二叠系茅口组开孔的每个勘查钻孔均遇溶洞。岩溶的发育形态主要为溶洞、溶槽及岩溶裂隙。钻孔揭露的茅口组灰岩为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岩芯多呈短柱状,柱长约为5~10cm,可见方解石脉,岩体岩溶裂隙发育,表面多见溶蚀孔洞,溶洞、溶沟、溶槽发育。参考以往工程类报告,本次塌陷区属于斜极强烈岩溶发育区。质纯且岩溶强烈发育茅口组(P1m)灰岩为塌陷区地面塌陷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物质条件。 2地面塌陷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的必要性 2.1地面塌陷基本特征塌陷区地表呈圆形,直径平均约100m,面积约7850m2;剖面上呈漏斗形,最大塌陷深度约59.74m;塌陷平均深约51.45m,下塌方量约134627.5m3。塌陷坑的西侧和南侧,距离塌陷坑约12m和14m的水泥地面上出现多条弧形裂隙,裂隙内部土层已极不稳定,随时都有垮落、崩塌的可能。塌陷坑地层由第四系(Q)残、坡积粘土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黑色炭质页岩,粉砂质页岩、泥质黄铁矿组成,结构松散,现场可见塌陷坑四周仍在继续垮落、崩塌,塌陷坑有继续扩大的潜在危险。2.2地面塌陷稳定性分析塌陷坑自发生到10月5日再次调查期间,陆续发生西侧厂区公路、厂门开裂加剧,水位上升,最后连水泥厂入口处厂门、西侧厂区公路及公路旁部分厂房都掉入塌陷坑。可知塌陷坑仍处于不稳定状态。2.3地面塌陷治理的必要性地面塌陷的发生破坏了自然环境,目前仍处于缓慢变形阶段,威胁周边人居环境安全和周边3个建材厂生产生活,为确保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恢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从安全角度和生态环境角度进行治理是必要的。 3防治工程设计 3.1设计范围和位置。设计范围为皂家组地面塌陷及影响范围,属宁乡市煤炭坝镇富家村管辖范围,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2°23′44″、北纬28°15′57″。3.2设计总体思路本次设计的思路是围绕消除设计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塌陷坑采取综合回填的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塌陷区村民的人身安全,保护当地村民的财产安全,保护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3.3单项工程设计。3.3.1反滤层工程。1)设计与作用:首先在塌陷坑内填入废弃厂房混凝土梁、板等建筑垃圾,先填直径较大的,后填直径较小的,再填块石、碎石做成反滤层。目的是减轻水流潜蚀作用对回填“土体”的破坏。2)施工方法:采用破碎锤配合切割机、大型液压刨机对塌陷坑东北侧废弃水泥厂进行拆除,将拆除的混凝土梁、板等建筑垃圾采用挖掘机装车运至塌陷坑附近后采用装载

文档评论(0)

天星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