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孺子可教成语故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时候有个人名叫张良,是汉朝的政治家。在年轻的时候,他的国家韩国被秦国灭掉,当时张良曾雇人刺杀秦始皇。但是刺杀失败了,秦始皇到处搜查他,张良就在下邳这个地方隐蔽了起来。有一天,张良出门散步,当他走到一座桥头时,见一位老人坐在那里。老人见张良走过来,把一只鞋子扔到桥下,对张良说:年轻人,我的鞋子掉在桥下了,去把它给我拣上来。张良先是一愣,他怎么用命令的口气呢?又一想,他这么大年龄了,就没有和他计较,马上到桥下,把鞋子给他拣了上来。老人把脚一伸,又说:给我穿上!张良心里想:这个老人真是得寸进尺啊。既然已经把鞋子拣上来了,就替他穿上吧,于是张良跪下来给他穿上鞋。老人穿上鞋子,站了起来,一眼张良就走了。张良看见老人的举动有一点奇怪,呆呆地看着他的背影。老人走了一段路,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还算懂事,是可以培养教育的,过五天后,你在天亮时,到这里来见我。张良见老人是有些古怪,但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希望能从老人那里学到一些本领。到第五天张良一大早就来到桥头,只见老人已经先来了,正坐这等他呢。老人表现出生气的样子说:你这个年轻人比我这个老头子来得还晚,过五天再来找我。张良只好回来。过了五天,天还没有亮,张良就来到桥头,这次又老人先到了。老人再次责备他,又让张良五天后再来。又过五天,这一次张良没有到半夜就来到桥头。这次老人还没有来。张良等了一会,老人才提着灯笼来。老人见张良感到满意,说:年轻人就应该是这样。之后,将一本《太公兵法》送给了张良。此后,张良认真读它,反复读它,反复钻研。终于帮助刘邦打败秦王朝,建立了汉朝。张良成为开国功臣。
【拼音】rúzǐkějiào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诲。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近义词】尊师重教
【主人公】张良
【反义词】朽木不雕、不堪造就。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兵书《六韬》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