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危机与媒体沟通一、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公共危机是指那些突然发生的、攸关社会公共利益的、对于政府或组织的存在与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具有重大影响的、急需管理者快速应对的事件。(二)公共危机的特点第一,突发性和紧急性 第二,后果难以预料性 第三,广泛的社会性 第四,具有可控制性 ■问题在于,这个案件背后却疑点重重。在各大网站和全国性媒体都发了这个事件的报道的时候,杭州当地的报纸对这个事件却几乎只字未提。杭州当地的论坛也在不停地删除网友对此事越来越激烈的评论 ■民众在早已习惯的同时失去的却是信任。而这种失去的信任也很难从几次公开的媒体记者会上去找回。这种民意也自然会汇聚成网络上的口诛笔伐 ■民众的热情,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轻易投入到另一场“群体性事件”的口诛笔伐之中杭州飙车案的背后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2009-05-12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2008年6月20日)? ■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 ■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及时公布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好评。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2008年6月20日)? ■反腐当然也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广大人民群众”,当然也包括数以亿计的网民。这就要求纪检监察部门重视从网络上发现反腐信息,不轻易放过一条腐败线索,与网络、与网民形成互动,形成合力,力度就要大得多 ——2009年01月13日 人民日报时评 官员如何才能“经得起网络监督”?数量庞大、无所不在的网民正成为重要的监督力量学会从网络上听取民意中央党校副教授 刘素华 核心观点: 学会从网络上听取民意,并积极回应民间的质疑,已成为新时期政府官员的一项基本素质。然而,有许多官员依然对网络比较抵触,甚至将之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是网络煽动了百姓情绪,一旦网上出现了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就迅速删帖甚至查封ID,并动用公权力对发帖者进行跟踪、报复。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而且是违法的。《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6日 ? 11 版) ■群体性事件中少用“不明真相” 新华社: 2009年07月29日 如果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蛊惑、挑动的话,那么在事件发生之前为什么不能让群众知道“真相”?或者在事件酝酿阶段和刚露苗头之时,用公布的“真相”平息群众的疑问,把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说群众“不明真相”,并不等于真理站在了自己一边,反而暴露有关部门没有尽到应尽职责 ■美国《国际日报》评论文章:由于中国政府在灾害发生后的迅速行动和媒体信息的迅速公布,使得西方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导,几乎都成正面性的报导 ■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昆廷·萨默维尔形容说,这是他在中国所看到的媒体对紧急情况报道最快速、最公开透明的一次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驻北京记者《中国对地震的回应异常公开》:尽管世界很多地区有大量这样的灾难场景,但对于一个有着隐瞒自然灾害历史的国家而言,电视上不断播放的救灾工作是了不起的 ■韩国媒体:中国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显示强大凝聚力 中国迅速应对四川大地震 ■一个信任人民的政府,赶上了一个信息技术极为发达的网络时代,两者相得益彰,给灾难中的人们带来安宁,带来力量,带来上下一心的及时救助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这次,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 在无数次教训之后,这一次,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这一次政府学会了与谣言赛跑 ——《中国青年报》1、受众面广,年轻网民、高学历 网民比例大 ■2010年全球互联网网民已突破20亿、手机用户超过50亿,中国互联网网民超过4.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手机用户近9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 “互联网网住年轻一代” ■ 35岁以下网民占82.3% ■高中生渗透率超过50% 互联网超报纸成美主流媒体 ■据《新闻晚报》2008年12月25日报道,美国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已超越报纸,成为美国人获取国内和国际新闻的主要渠道2、传播速度以秒计算 ■一个网民上传自己写作的稿件和拍摄的照片,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只需半秒钟 ■萨达姆行刑手机摄像在网上流传被认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 ■一个网上稿件被另一家网站用抓取软件抓走并上网的时间是53秒 ■世界真正成了“地球村” 3、每一个网民都是传播者 ■ 使用QQ、MSN、skype等网上即时聊天工具的网民2.4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第四章120.pptx
- 光丝业企业文化宣言99hnywj.pptx
- 光大花园品牌策略及创意.pptx
- 光伏逆变器技术培训.pptx
- 光纤施工技能培训教材.pptx
- 光刻基础工艺培训教材.pptx
- 光纤通信课件.pptx
- 光电编码器产品解决方案.pptx
- 光速传媒公务机候机楼媒体.pptx
- 克雷孚电动车XXXX年安徽市场媒介传播建议.pptx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