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docxVIP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或来源,在此对原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侔 【答案】后期墨家用语。《墨子·小取》“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清孙诒让《墨子閒诂》“《说文》侔,齐等也。谓辞又齐等,比而同之。”指复构式的直接推理,即以是非类同相关的宾主两辞(判断)相比并行,以主判断直接印证、推论宾判断的正确或错误。后期墨家认为比辞俱行,宜有限度,不可溢滥。《小取》“辞之侔也,有所至而止。”据《小取》,侔式推理在不同情况下有五种不同的结果是而然;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一周一不周;一是而一非。 2.五行生胜 【答案】说战国后期,通过讲春秋末期的五行相胜说与战国初期的五行相生说结合,形成了具有较为完整形态的五行生胜说。邹衍是五行生胜说的代表人物。其著作《主运》、《五德终始说》,就是分别论说五行相生和五行相胜的。五行生胜说是先秦五行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其中生意味着互相依赖的关系,胜意味着互相对立的关系,生胜论中已经含有独立统一思想。 3.三表 【答案】墨子提出的认识或判定言论是非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经验;“下原察百性耳目之实”,即实际大众经验;“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政治实践。 4.率性 【答案】儒家伦理思想。指按照天赋的本性准则行事。《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郑玄《礼记注疏》“率,循也。循性行之是谓道。”朱熹认为性即理也,故注“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四书章句集注》) 5.尚贤 【答案】(1)墨子用语。尚是崇尚,贤是贤才。墨子认为尚贤事能是政事之本,“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对贤良之士要“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发挥他们在政权中的作用。并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虽在农与工肆之人”,亦一视同仁。要求贤者能“竭四肢之力,以任君之事,终身不倦。”(2)《墨子》篇名,一作《上贤》,分上中下三篇。 6.气化 【答案】指气变化生万物。《大戴礼记·曾子天园》“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张载则以气化来说明道,《正蒙·太和》“由气化,有道之名。”二程却认为,气化并不贯穿宇宙变化的全过程,“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遗书》卷五)。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气化者,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正蒙注·太和篇》)清戴震认 为“阴阳五行运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孟子字义疏证·性》) 7.周行 【答案】每一事物都有有无相生的过程,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周行。万物总的过程就是道,道也周行不已,无始无终,“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容,曰大,曰逝,曰远,曰反。”大因为道是众妙之门,逝因为事物出于道,其出就是道的逝,远就是物出于道之后各有生发变化,反就是事物生长变化之后都复归于道。从逝到反的过程就是周行。 8.两仪 【答案】中国古代易学范畴。两仪所指,说法不一,其哲学意义则指天地或阴阳 9.理 【答案】又

文档评论(0)

泰和宸风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泰和宸风文化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211MA94GKPQ0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