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的体会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七个方面系统阐述新疆人权保障的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指出,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新疆人权事业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和进步。
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梦想,也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长期追求、不懈奋斗的共同目标。回溯历史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各族人民历经磨难,深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剥削阶级和宗教特权阶层的压迫,社会地位极其低下,无法享有基本人权。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了主人,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新疆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书写了 “新疆最成功的人权故事”。
事实胜于雄辩。白皮书以大量数据和事实展现了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保障的成果。2016年底以来,新疆已连续四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事)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共有代表548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353名,占64. 42%; 1955年至2020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由12. 31亿元增长至13797. 58亿元;2020年新疆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52元;新疆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0岁提高到2019年的74. 7岁……这些数据从不同角度呈现新疆发展的成色,背后是群众实打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天,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安居乐业,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然而,面对新疆人权保障的历史性成就,国际上一些势力却视而不见。一段时间以来,这些势力无视新疆人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进步,歪曲事实,无中生有,大肆炒作涉疆议题,妄图借此抹黑中国形象。在这些荒谬指控的背后,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只有少数伪学者和蹩脚演员的拙劣表演;没有任何严肃的讨论,只有充满偏见和情绪化的宣泄;没有任何对新疆民众人权的尊重,只有破坏新疆安定、遏制中国发展的政治操弄。
日前举行的第47届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超过90国为中国发声,反对出于政治动机、基于虚假信息对中国进行无理指责。“谎言纵能喧嚣一时,也终究摆脱不了破产的结局。”拙劣的表演歪曲不了新疆人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事实,改变不了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判断,更动摇不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
今天,新疆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新征程。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有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14亿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新疆只会越来越美好,中国只会越来越强大,这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
花洲书院为世人所知,不仅因为其创办者为一代名臣范仲淹,还因为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也诞生于此。
花洲书院为世人所知,不仅因为其创办者为一代名臣范仲淹,还因为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也诞生于此。
? ? ?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宗谅之请而写的。滕宗谅与范仲淹是同年进士,在仕宦之途中多有交集。考察范仲淹的交游,可以说与其相知最深,关系最紧密之人,无疑首推滕宗谅。二人可谓是一生之挚友。滕宗谅曾与范仲淹同在边疆与西夏作战,他临危不惧,有非凡之才。后为御史弹劾,知岳州,迁知苏州,逾月而亡。滕生平好学,为文长于奏议,尤工古律诗,积书数千卷。范仲淹对其“名以召毁,才以速累”的坎坷深为惋惜,对其因“御史风言”,“投杼之际,迁于巴陵”的遭遇,极为感慨。但滕在逆境中并未沉沦。在岳州,“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余,重修岳阳楼,将唐宋前贤关于此楼的诗赋汇为一编,刻于其上。范仲淹应其之请,写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 ? ? 对于《岳阳楼记》的写作,有一论题为文史学界讨论之热点,即范仲淹是否到过洞庭湖。有人说去过,也有人认为没有去过。持未到论的观点有三:一是说滕宗谅写给范仲淹一封《求记书》,并附寄一副《洞庭秋晚图》,范据此信中的介绍及画意,“神游物外,心与景接”,挥毫写就;二是说范仲淹是模拟太湖而写;三是说根据鄱阳湖风光加以联想而描绘以成。其实这一问题并不难解决,通读关于范仲淹的文献自可明了。有史家业已指出,范仲淹的很多诗文中都描写过洞庭湖,应是其到过洞庭湖的明证。比如《听真上人琴歌》云:“陇头瑟瑟咽流泉,洞庭萧萧落寒木。”又如,《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诗云:“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这首诗与《岳阳楼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视为到过洞庭湖的力证。还有,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谪守桐庐,赴任途中写下《新定感兴》诗五首,其第四首有云:“去国三千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