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浅谈阿Q的艺术形象
第一篇:浅谈阿q的艺术形象浅谈阿q的艺术形象
087223729覃迎生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最初连载在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12月12日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后被收录入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之中。《阿q正传》里的阿q是一个生活在江南小镇上的农村流浪汉,没有土地家庭,也不知道自己的姓名籍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不敢正视现实,不愿承认失败,他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和自甘屈辱,他受剥削、受压迫最惨重,他想反抗却不敢大胆反抗,他向往革命却又不能投入真正的革命之中去,他所有的言行不过是小生产者狭隘的报复心理,不过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他的一切那么的可笑和可悲。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成果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在封建统治阶级这种特殊的历史下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一方面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凶狠的盘剥,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命运。小说里作者采用象征、白描、夸张等写作方法,成功的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落后雇农--阿q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一、阿q艺术形象的主要特征
(一)阿q是个可笑的人
一是阿q难看的外貌和畸形的性格的可笑。先看他的外貌,黄辫子,癞痢头,头上还长着丑陋的癞疮疤,这样的外貌一出场就让人忍
俊不禁。而阿q最令人发笑的还是他忽而自轻自贱、忽而妄自尊大或忽而自欺欺人的古怪性格和行为。比如他穷,却经常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死都不承认自己穷。他的自尊有时很强,却偏偏头上长了个癞疮疤,而且很避讳别人拿这个来取笑他,要是有人犯了他的忌讳,他就会马上给予反击,结果往往是自己反被打败。而每次失败后,他又把失去的尊严在幻想中得到恢复:“我总算被儿子打了。”。造成阿q种种违反常态的古怪性格和可笑言行都是由于他主观随意性背离了客观真实性的结果。阿q无法直面惨淡的人生,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处境,他在行动上的困顿和失意只能从精神领域里寻求补偿和慰藉,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这是阿q畸形性格的重要特点。正是这种背离了现实性的畸形性格让我们觉得阿q的可笑由表入里。
二是阿q错误变态的人生价值观的可笑。人类社会固然有丑的一面,但丑本身并不可笑,只有以丑为美时才会出现滑稽可笑的效果。以丑为美可以说是阿q的一大特点。比如阿q头上长着丑陋的癞疮疤,应该说这是贫苦在他身上的印记,哪有可笑之处。但阿q却自豪的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疮疤”“你还不配”。又如阿q想闹革命,但他的“革命”只是想满足个人私欲,想睡几个自己喜欢的女人而已。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阿q是认不清现实,辨不出美丑的。这种错误变态的人生价值观本身并不可笑,但阿q却以此为美,这正是阿q可笑的本质。这也是当时统治阶层的愚民政策和封建蒙昧主义植根小民思想领域而结成的恶果。
(二)阿q是个可鄙的人
“革命”本来是阿q人生里一件能真真正正能让我们改变看法对他肃然起敬的事情,是他人生里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阿q的革命目的与冲动是非常原始的,他没有受过民主主义的洗礼,他的“革命”无非是从个人自私的愿望出发,想的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报复几个平时结仇的人,夺回一些以往被剥削去的财物。他的革命对象不清,革命目的不明,对革命也不理解、不同情。阿q的“革命”方式除了在未庄街头呼几声口号,唱几声戏文,说几句大话之外,就是在土谷祠作一场酣梦,醒后去了一趟“革过一革”的静修庵,后来,还投靠他一向视为“邪气”而深恶痛绝的假洋鬼子。阿q只不过把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以“革命”的方式表演了一遍而已,他的所谓的“革命”只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从这一点来说阿q是个自私可鄙的人。
阿q的可鄙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阿q喜欢欺凌弱者来取乐,如他羞辱小尼姑并从小尼姑“带哭的声音”中换取“得意的笑”。我们可以看出,这已不仅仅是劳动者美好人性的丧失,更是人性的异化。又如当他自称为虫豸,打自己嘴巴时,到后来乞求革命投靠假洋鬼子,起了各种尊称来讨好对方时,可以看出他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已完全丧失。又再如阿q与赵太爷本来是两个对立的阶级,两者之间极为尖锐的矛盾本应不可调和,但在“革命”这一章节里,其表现又与赵太爷是惊人的相似。在革命的风声中,阿q洋洋自得,不可一世,他也具有了像赵太爷一样的“主子性”,白天在大街上走时神气地“大
唱”,晚上,在土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