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2
一、填空题(共30分)
1、 流体的粘性、热传导性和_质量扩散性一—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
2、 当流场中速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切应力;温度分布不均匀 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热传导;多组分混合流体中,当某种组分浓度分布不均 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会产生该组分的 质量扩散;描述这三种分子传递性质的 定律分别是 牛顿粘性定律_ 、傅立叶定律_、_菲克定律_。
3、 热质交换设备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 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和热管 式等类型。表面式冷却器、省煤器、蒸发器属于 __间壁_式,而喷淋室、冷却塔 则属于_混合式。
3、热质交换设备按其内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 顺流—式、_逆流__
式、 叉流—式和 混合 式。工程计算中当管束曲折的次数超过 4
次,就可以作为纯逆流和纯顺流来处理。
5、 温度差 是热量传递的推动力,而 浓度差_则是产生质交换的推动力。
6、 质量传递有两种基本方式:分子扩散 和对流扩散,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 对流质交换 。
7、 相对静坐标的扩散通量称为绝对扩散通量,而相对于整体平均速度移动的动
坐标扩散通量则称为相对扩散通量。
8、 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扩散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 合物中的组分A和组分B发生互扩散,其中组分 A向组分B的质扩散通量mA与 组分 A 的 _浓度梯度成正比,其表达式为;当混合物以某一质平均速度 V移动
时,该表达式的坐标应取 _随整体移动的动坐标 —。
9、麦凯尔方程的表达式为:“二 「J,它表明当空气与水发生直接接
触,热湿交换同时进行时。总换热量的推动力可以近似认为是湿空气的焓差_ 二、分别写出对流换热与对流传质的基本计算式以及式中各项的单位和物理意 义;并指出当热质传递同时存在时,对流换热系数 h和对流传质系数hm之间存
在什么样的关系? ( 10分)
答:(1)对流换热的基本计算式:「匚
q ――流体与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热流通量, ;
h ――对流换热系数,爾何•疋;
4几——壁面温度,疋。
对流传质的基本计算式:“ -1 --
◎ ——组分A的质扩散通量;
――对流传质系数,—;
组分在壁面处和在主流中的质量浓度,勺;;
(2)当热质传递同时存在时,对流换热系数h和对流传质系数hm之间满足下列 关系式:
= —^― - 2^ 3 — = /X
門 或仏
三、下表以空气外掠平板的受迫对流为例,将二维稳态常物性层流条件下的对流 换热与对流传质进行了类比,请将其补充完整。 (20分)
对流换热
对流传质
控制方程
—十一二 0
—十一二 0
du 加
du 刼
u—v— = y—耳
辽 + V — y r
砂 创
族 砂 勿
潼 dt 护f
dCA dCA 加匕
U— +v— = a ―r
u A+v A -D /
亦 莎 砂
微分方程
(加、
一 D 二占旳bjt肿-C丸g)
1弘丄
边界条件
y = g =y = 07 = ^
尹二 0”站二 0)二 vw « 0”巳二 C知
卩 TOO用 T% Tf#
pTOO占
假设条件
常物性流体
(1)组分A在空气中浓度很低
(2)界面法线方向速度可忽略不 计
四、简述表面式冷却器处理空气时发生的热质交换过程的特点。 (10分)
答:当冷却器表面温度低于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但高于其露点温度时, 空气只
被冷却并不产生凝结水,此为等湿冷却过程(干冷);当冷却器表面温度低于空 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不但被冷却且其中所含水蒸气也将部分凝结出来, 此为减 湿冷却过程(湿冷);在湿冷过程,推动总热交换的动力湿湿空气的焓差,而不 是温差。
五、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在水量无限大、接触时间无限长的假象条件下,随 着水温不同,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七种典型空气状态变化过程,请分析这七种 过程的特点,然后将给出的表格填写完整。(15分)
过程线
水温特点 芒
过程名称
A-1
减
减
减
减湿冷却
A-2
减
不变
减
等湿冷却
A-3
减
增
减
减焓加湿
A-4
减
增
不变
等焓加湿
A-5
减
增
增
增焓加湿
A-6
5 二 5
不变
增
增
等温加湿
A-7
—A —
增
增
增
增温加湿
六、总压力为1.013 X105的湿空气,干球温度计的读数为20°C,湿球温度计的读 数为10C,已知时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为1.227 X 103,水蒸气在10C时的气化潜热 r=2477.7kJ/kg ,20C时水蒸气饱和压力 ps=2.34 X 103Pa,试计算空气的相对湿 度?(取水蒸气在空气中扩散时的 Sc=0.6,Pr=0.7 ) (15分)
£
叮M阳幻]
10
1.247
1.005
17.6
14.16
20
1.205
1.005
18.1
15.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完整)新广州版四年级上册Unit9-Look-at-this-T.doc
- (完整)新版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doc
- (完整)最新七年级上数学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人教版)2018秋,推荐文档.doc
- (完整)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3套,推荐文档.doc
- (完整)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doc
- (完整)武汉市武昌区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含答案,推荐文档.doc
- (完整)江苏省宿迁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doc
- (完整)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doc
- (完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
-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