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及其移动;r;自发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改变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
投资、政府支出与出口的增加导致IS曲线的右移,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的LM曲线的右移,总需求曲线右移。
储蓄、税收与进口的增加导致IS曲线左移,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导致LM曲线左移,总需求曲线左移。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增加总需求,右移总需求曲线。紧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减少总需求,左移总需求曲线。
凯恩斯区域,LM曲线的移动不能移动总需求曲线。
古典区域,IS曲线的移动不能移动总需求曲线。 ;r;总供给和宏观生产函数;y = A f ( N , K );;MRP = MFC;;;劳动总供给曲线
实际工资率高,劳动供给量大;实际工资率低,劳动供给量小。
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古典总供给曲线
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随着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货币工资也发生相应变化。
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供给时货币工资率将下降;反之,当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率将上升。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位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的供给完全缺乏弹性的供给曲线。
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变动,并不能对总产量产生影响。 ;N;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W/P)1;0;货币工资“粘性”的主要原因
长期劳动契约
政府的最低工资法规
工会组织
效率工资;0;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潜在产出变动对总供给的影响。
投入品价格变动对总供给的影响。
综合影响;;;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收入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将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从而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总需求减少;另一方面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使劳动需求量增加,就业增加,总供给增加。最终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相等,从而达到均衡状态。反之亦然。
理想的均衡状态是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的同时均衡。 ;P; 一般价格水平和收入的变动;P;美国?大萧条?施粥棚里的失业者;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曲线右移将产生两个结果:一是收入、就业变化很小;二是一般价格水平上升。这种经济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
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政策,如减少政府购买支出、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给量等,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左移,以此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 ;;总供给减少
总供给持续减少,将导致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但收入却在不断减少。这种经济现象被称之为“滞胀”。
面对“滞胀”,凯恩斯主义政策失灵。 ;P;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