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巴县嘉绒藏族的历史与文化
丹巴地区古称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意为藏区四大峡谷之一的东 女国气候温和河谷农区的人,习称嘉绒娃,是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丹巴县历史 悠久,嘉绒藏族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民俗风情古朴动人。众多的文物古迹, 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族,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形式多样的丹巴县 锅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嘉绒服饰以及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婚嫁习俗、传统 节日、礼仪、丧葬习俗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特色突出的丹巴嘉绒藏族文化。
一、县情简介
1、历史背景
丹巴一带隋朝为嘉良夷地,唐属吐蕃,元为土司制,清设章谷屯,民国十 五年( 1926 年)始设丹巴县。中路古文化遗址及石棺葬墓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的存在,说明大约在 5000 年以前已有藏族先民们在这一带定居。历经频繁 的战争,今丹巴县境及周邻众多部落居民与吐蕃士兵、移民,因长期的交往而同 化、融合,最终形成具有地域和语言特点的嘉绒藏族。
丹巴是嘉绒十八土司辖地最典型的嘉绒藏族文化的代表区, 是嘉绒藏族文 化的中心和发祥地之一。
2、区位条件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的东大门,属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成都平
原以西的邛崃山脉西坡。 地处大、小金川河下游, 大渡河上游。 县境位于东经 101° 17′— 102°13′,北纬 30°23′— 31°29′之间,总面积达 5649km2。
丹巴县公路交通网络较为发达, 317 国道经卧龙、小金四姑娘山、丹巴县 再向西于道孚县八美接川藏线。 丹巴县城到成都 345KM,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姑娘 山(日隆关)距丹巴县城 114KM。瓦(斯沟)——丹(巴)路沿大渡河向南可达泸 定县,刷(金寺)——丹(巴)路则沿着大金川河通向金川县和马尔康。丹巴县 境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除分别沿着县境内三条水系延伸的五条主干公路外,尚 有通往各林区、矿山和乡、部分村寨的支线公路
3、地质条件
丹巴县堪称“地质学天然博物馆” ,地层出露比较齐全, 地层总厚度达 16000 余米,境内不同时代和成分的脉岩多达数万条,其中举世闻名的丹巴白云母矿, 就产在伟晶岩脉中。丹巴地区独有的地质奇观,为国内外地质专家所瞩目。
丹巴矿产资源丰富,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白支母矿基地,川西重要的贵金属 矿——铂镍就产在丹巴。此外,金、银、铜、铅、锌及建筑饰材“中国白”汉白 玉石等较为丰富。
4、气候条件
丹巴所处地理位置本应属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区, 但由于深切的高山峡谷 的下垫面形态影响了纬度气候的演变次序, 而以明显的垂直气候带取代了水平 (纬 度)气候带,除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仍保留着北半球亚热带的气候特征,形成
了干热河谷气候外,绝大多数地区仍受制于青藏高原这一气候大环境,并受东南 与西南季风气候的左右,形成既有别于青藏高原,又不同于盆地的高原型季风气 候区。最高山顶与干热河谷的气温相差达 24℃以上,具有“一山看四季,十里不 同天”的特点。
5、社会条件
丹巴县辖 1个镇, 14 个乡, 181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 5.7 万余人。
丹巴县属多民族聚居区,居住差藏、汉、羌、回、满、彝等 15 个民族,
其中藏族 41381 人,占总人口的 74.53%汉族占 22.19%,羌族占 2.67%,回、满、 彝等其他民族占 0.16%。
二、民族文化概况
特定的区位条件、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漫长的历史沿革,培育了独特的 丹巴嘉绒藏族文化。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集中分布在县域东部片区,在低海 拔在干热河谷地带,土壤肥沃,交通方便,是嘉绒藏族农区民众聚居地,因而全 县最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资源基本上都比较集中的分布在县内大小金川 河沿岸和大渡河沿岸。 丹巴县嘉绒藏族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资源所处区位条件好, 资源丰富,具有科学考古价值的人类古文化遗址,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与自然环 境完善融合的藏寨民居,有着悠久历史、风格独特的民风民俗、气氛十分浓厚的 宗教文化、古战场及红军遗迹和色彩斑谰的社会文化。为理想的文化生态观光旅 游考察区。
三、历史文化资源
1、古碉群
古碉是嘉绒藏族先民的建筑艺术杰作,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丹巴县是嘉 绒藏区古碉最集中、最多的地方,有着“千碉之国”、“古碉之乡”的美誉,全 县现存古碉数量和种类之多,建筑之奇,堪称全国之最,世界罕见,有的学者称 其为“高碉文化”。丹巴县古碉是无声的诗篇;是凝固的音乐。现全县尚存的 343 座古碉中,仅梭坡、中路两地就集中了 193座。丹巴古碉群于 1989 年被丹巴县人 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 年被甘孜州人民政府列为州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2001 年在申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开始了丹巴中路—— 梭坡藏寨碉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申报文本于 2002年1月 22日通过省
文档评论(0)